根据花卉苗木、辛夷、柞蚕三大特色林业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南召县在规范林权流转、推进林权抵押贷款、盘活林业资产、加快林业融资、促进林业产业发展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通过开展花木权抵押贷款的创新实践,解决了制约花卉苗木等特色林业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走出一条“盘活林业资产、促进产业发展、实现生态富民强县”的林改新路子。
培育大个企业
南召县集体林改工作自2008年正式启动。截至2012年,全县268.98万亩集体林地全部完成主体改革任务,共颁发林权证4万余本,涉及农户9万余户。涌现出林地承包大户112户。通过依法规范的林地流转,这些承包大户发展辛夷、核桃、皂角、品种桃、晚秋黄梨、油用牡丹等经济林基地11万亩。全县涌现出万亩辛夷基地3处,万亩品种桃基地2处,万亩杜仲基地1处,千亩以上皂角基地、核桃基地、晚秋黄梨基地13处。
截至目前,全县依法规范流转林地7.1万亩,指导建立花卉苗木等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202家,扶持培育华龙辛夷、天蚕生物、东方蚕丝绸、味全杜仲、锦天园林等林业企业20余家。2015年,全县以玉兰为主的花卉苗木产业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辛夷特色经济林面积达到70万亩,猪苓、重楼等林下经济种植1.5万亩,柞蚕养殖40万亩,省级林业龙头企业4家,林业产值突破17亿元。该县先后获得南阳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先进县、造林绿化工作先进县、花卉苗木产业发展工作先进县等荣誉,县林权管理中心也被省林业厅授予“省级林权管理示范中心”。
盘活林业资产
早些年,由于花卉苗木生产周期长,前期投入成本高,出现了一些林农资金链断裂,投入跟不上的现实问题,导致花卉苗木产业转型升级缓慢,阻碍了产业的高效持续发展。同时,由于农村缺乏有效的抵押物,长期存在“林农贷款难、银行难贷款”的两难矛盾。花农长期捧着“金饭碗”过着紧日子,苗圃地里的花卉苗木短期内变不成林农的现金,广大林农没有过多的资金投入来培育市场需求的花木品种与规格,错失市场发展良机。
2012年,在基本完成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后,南召县通过林权抵押贷款盘活林业生产资金问题的尝试,让现有的花木资源作为林业资源的一种类型,和山林一样抵押贷款,通过花木权的抵押贷款,以此破解全县花卉苗木产业转型升级遇到的资金紧缺这一难题。借助林权证办理和林权抵押贷款的模式,把现有的花木资源变成花木资产,通过花木证抵押贷款来破解花卉苗木产业持续高效发展的困境,从而推进花木产业由原始分散种植向标准化、规模化、企业化、精品化、园区化发展。
思路一变天地宽。这一创新实践,真正找到了花卉苗木产业发展融资与林权改革的最佳切入点。2013年,南召县制定出台了《南召县花木权抵押担保管理办法(试行)》,对花木权抵押范围与期限、抵押工作流程作出详细规定。为防止不良信贷出现,该县还探索了两种成熟的花木权抵押贷款形式,可以由第三方公司负责担保,林业部门只负责抵押登记与备案,抵押物的监管和处置由第三方公司自行负责;贷款人以抵押物直接向银行申请贷款,林业部门只负责抵押登记与备案。由于林农诚信度高,花木权抵押贷款操作规范,该县已开展林权抵押贷款20宗、2.9亿元,其中花木权抵押贷款11宗、1.2亿元,共抵押盘活花木资源面积5000多亩,带动全县建成花卉苗木精品园区10个,苗木花卉产业生态走廊两条130多公里,建成标准化花木示范园区4个,实现了“十二五”规划期间的南召县花卉苗木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
完善发展机制
南召县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花卉苗木生态精品示范园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强力发展林果业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鼓励各种社会资金投资林果和花卉苗木产业。从2009年起,县里连续多年举办辛夷杯和花卉苗木杯竞赛活动,对高效生态林果和花卉苗木产业发展好的乡镇给予重奖,激励花木生态精品示范园建设。同时,该县及时建立完善与林改相配套的银林联动服务机制,积极探索完善担保公司、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担保贷款等担保模式,扩展林业经营者的融资渠道。
此外,该县积极引导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以资金、技术和亲情、友情为纽带,组建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加强对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组织的指导、协调和服务,指导帮助制定、完善规章制度,使之逐步走上规范化的轨道。小店乡花木协会坚持以科技为依托,以基地为支撑,积极探索和完善协会运行机制,切实加强行业自律管理,开展全方位技术、信息等服务。目前,该县202家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经营面积20万亩,经营内容涵盖苗木花卉、林果业、林下经济等各个领域200多个品种产值3.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