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春以来,全国除了上海、湖北等地区多数苗木品种价格浮动不大之外,其他大部分地区的苗木价格都是跌多、涨少,市场冷淡,旺期不旺。
北方地区
2015年,北方地区除胸径6厘米以上中大规格国槐、金叶国槐价格坚挺以外,银杏、白蜡、樱花、碧桃等苗木价格都在下跌,辽宁开原、河北定州多个品种灌木价格已降到15年前的价位。许多地区的主流苗木,如胸径15厘米以下的香樟、广玉兰、无患子、小叶榕、红枫、紫薇价格都是下行走势。
南方地区
金桂是南方市场交易量最大的树种之一,以前价格一直走高,中大规格苗动辄千元、万元一株,在高价的利润下,南方许多地区几乎是“全民运动”种桂花。“水满则溢、月满则亏”,圃苗量过大,导致其价格下跌,以前的那种“黄金桂”高价位,自然成了“昨日黄花”。广东、海南等地,中东海枣、老人葵、加拿利海枣、银海枣等棕榈科植物价格今年也同比下降25%以上。
苗木价格走低,人们往往把原因全部归因于国内大环境的影响。如国家经济增速放缓、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政府欠债和形象工程受到限制,导致绿化工程量减少,绿化苗木需求量降低,以上这些因素确实对苗木价格影响很大。但是,应该理性看待苗木市场价格的涨跌,苗市由热转冷,除外部环境影响外,最重要的是苗木产业自身的问题,是苗木产业盲目扩张规模和长期产品结构失衡导致的后果,有着市场规律运行的必然性。
产业发展过快
产业发展快是好事情,但太快也是令人堪忧的,马云近期也有这般的担忧,阿里巴巴发展速度太快太惊人,员工已达三万多人,但马云规划的员工上限人数为5万左右,那么接下来那么多年的发展确实让人无法想象。
苗木产业也是一样,我国苗木产业从2001年开始进入大规模发展阶段,华北、华东地区2007年至2014年上半年是增速最快的阶段,尤其是2011年以后产业规模扩张尤为突出。
苗木产业相关数据显示,按2014年农业部种植管理司公布的数据,2011年、2012年和2013年,全国观赏苗木面积分别为56.17万公顷、63.77万公顷和71.41万公顷,2013年比2012年增幅达到11.98%。
截至2014年春,山东、浙江两省观赏苗木面积都超过200万亩,山东在圃苗木数量达到50亿株,按每年出圃5亿株计算,需10年才能被市场消化。云南省虽然观赏苗木总面积在全国不是最大,但发展速度最快,从2012年的5800公顷,增加至2013年的1.32万公顷,增幅达到127.57%。
苗木产业发展过快,特别是盲目扩张必然造成部分苗木供大于求,产能过剩。市场需求量是有限的,即使国家经济不出现“缓增长”这种新常态,产能过剩的品种,价格也会下跌。
从2015年春季苗木行情来看,跌价幅度最大的是北美红枫、速生白蜡、法桐、北美海棠、美国紫薇等小苗。速生法桐、园蜡二号圃苗量达到十几亿株,今春降价幅度达到50%以上。这些小规格苗木并非绿化工程需要的规格,与绿化工程减量关系不大,主要是在苗圃之间流转。其交易量下降,价格大跌,给了我们一个重要信号:一是苗圃规模扩张的速度停下来了;二是人们对苗木产业发展的心态由浮躁、狂热转向冷静
产业规模的盲目扩张,对部分苗木从业者的打击很大,有一部分实力不强的从业者会因为资金链断裂,承受不了高昂的地租、劳务、水费等经营成本,忍痛转让苗圃,改行出局。
产品结构失衡
除了产业规模扩张过大、过快带来严重后果以外,更应引起人们重视的是产品结构问题。产品结构失衡是苗木产业长期存在的问题,苗木产业的使命应该是丰富我国的园林绿化苗木品种,实现品种多样化。但人们在追求暴利的理念驱使下,苗木产业的产品定位一直是“喜新厌旧”,盲目跟风。市场推出毛白杨,就丢掉了加杨、新疆杨,出现了107、108杨,又扔掉了毛白杨;有了金丝垂柳,没人再培育老垂柳、馒头柳;发现了河南桧、望都塔桧,丢掉了北京桧……
市场上每推出一个新产品,就掀起一阵风,刮风的结果是增加了部分新品种,丢掉了许多老品种,一部分苗木品种产能过剩,一部分品种资源匮乏。现在园林绿化用量最大的许多主流树种,如馒头柳、千头椿、梓树、楸树、北京桧、冷杉、杜梨、毛白杨、新疆杨、加杨、小叶杨等,几年来一直都是市场资源缺少的品种,即使现在的“缓增长”时期,这些苗木的市场需求量也很大。从这一点看,品种决定市场,很有道理,不是市场冷淡,是产品品种单一,市场需求的品种资源少。
银杏价格近两年的“滑铁卢”现象,充分表现了产品结构存在问题所产生的后果。
银杏是长期以来最受园林绿化工程青睐的高档树种之一,一直价格很高。自2013年以来,其价格大幅下跌,2015年春,胸径12厘米至18厘米的银杏价钱比柳树还低。主因就是主产区品种单一,当社会扩繁量增加和交易量下降时,以银杏为唯一产品收入的从业者,为了生活不得不竞相降价抛售。苗木产业现在只有控制产业发展规模,调整产品结构,未来才有活力,才能取得可持续的发展。
2015年,苗木产业开始进入调整期,产业规模也会出现缓增长,调整内容包括产能规模、产品定位的调整,也包括价格的调整。部分价格过高的品种会回归理性,这有助于增加市场交易量。部分产能过剩的品种如北美海棠,只要观赏性、生理抗性、适用区域广泛,在调整到合理价位之后,还有很好的市场潜力。新品种必须解决现在生产中的乱象,如质量低劣品种的搅局和生理抗性弱、病虫害频发等问题,否则其后果比产能过剩的危机更严重。
2016年以后,全国大多数城市以绿量为目标的绿化、美化规划已接近完成,苗木需求量会逐年减少。但随着国家生态建设、城镇化建设等规划的实施和落地及PPP模式在政府工程中的应用和推广,作为“绿色产业”的苗木产业还大有用武之地,还有很多发展机遇。
今后,大树、山苗的用量会减少,中小规格的苗木会成为主流,符合生态工程需求的乡土树种,生理抗性强的树种、果树、湿生水生植物、节水型植物用量会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看完这篇文章,你们作何感想呢,有没有得到启发呢?或是在沉思、反思呢?
持续关注中国必全,分享更多优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