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结构性过剩”成为新一轮苗市低谷的症结所在。什么叫结构性过剩?就是有的苗子太多,而有的苗子比较少,甚至是花大钱也买不到。那么怎样来调整苗木的种植结构呢?苗木经济专家、中国园林网特约记者、华北地区重要苗木行情分析和点评人邓运川指出:“调整苗木种植结构,看似简单,实际上操作起来非常复杂,一环扣一环,要有观念的转变,更要有利益的调整。”
转变观念
当地的乡土树种是什么?当地的环境和水土条件适合种植什么?当地的区位优势在哪里?这些都需要认真思考。什么是最好的?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在调整结构时,既要看到优势,也要看到劣势。比如河北省的博野国槐名声在外,苗商找国槐都直奔博野而来。那么其他地方还有没有必要种植国槐呢?如果是博野的周边县市,和博野接壤,则可以种植国槐,这是一种辐射效应,是一种带动效应。距离博野百余公里的县市种植国槐还有优势吗?不能说一点没有,只能说是优势不明显了吧。大家都知道,一提国槐肯定会想到博野,所以奔着博野去的人多,如果博野的苗子少了,去附近的安国、清苑、定州也可以,而再远的地方对客商的吸引力可能就不大了。所以说,距离博野百余公里地区的苗农则应考虑调整种植结构,认真思考是否再将国槐作为品牌来做。
另需一提的是,苗木销售都有个销售半径的问题,说白了就是距离的问题。如河北中部的人买国槐肯定要上博野,但山东省的客户跑到博野就有可能太远了。这样,山东省的某一两个地区就可以把山东和博野距离较远作为优势,大量种植国槐,在山东形成另外一个国槐基地。
勇于舍弃
对于一些销售无望的品种,与其占地,不如及早把它拔出,种植其他适销对路的苗子。舍弃,不能盲目,而要结合整个苗木行情和当地的情况来确定,要冷静、理性,尤其不能跟风。
找好下家
找好下家,就是舍弃了一些滞销的苗子后准备重新种植的苗木品种,除了要考虑是否适合本地生长外,还要考虑将来的销售。种苗木的最终目的是要能销售出去,获得好的收益。所以说,如果某种苗木将来的销售形势不明,那就要谨慎行事。邓运川认为,在选择苗木品种上,首先要考虑自己的实力,如选择的是慢生树种,那么就要考虑到这种树可能出圃周期很长,一时半会儿不能变现,而一些单家独户的普通苗农就要考虑自己是不是有那么雄厚的资金作为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