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军辉研究员主持完成的“一种灰楸的组织培养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这为中国林科院在珍贵阔叶用材树种--楸树育种技术研究方面又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灰楸通常通过嫁接和扦插来繁殖。嫁接繁殖需培育大量砧木且嫁接苗抗风性差、基部砧木易形成萌芽,增加了管理成本。扦插繁殖对环境要求较高且扦插成活率低。本发明针对灰楸嫁接和扦插繁殖技术存在的不足,采取灰楸嫩芽为外植体,通过不同培养基、不同激素配比、不同移栽基质的筛选,建立了灰楸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与其他繁殖方法相比,本发明需要的母本材料少,有1—2个茎段即可大批量繁殖,增殖系数高达5.8,生根率可达到95%,且更好地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将幼苗移栽室外,成活率能达到95%以上,繁殖速度快,苗木质量好,出苗率高。研究工作得到了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重要珍贵阔叶用材树种培育与利用技术研究”的资助。(中国林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