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园林企业有四类:
第一类是全国跨区域经营的企业,他们大多是相对拥有宽裕的资金,一流的人才,身经百战的事例作品,有特色的经营某一方面业务以及已形成的良好口碑品牌的上市公司。
第二类是某一区域的省市龙头企业,他们本着本土经营的理念,凭借稳固的资源优势,较少的经营管理成本及过硬的技术服务在本属区呼风唤雨,如鱼得水。
第三类是三级及以下资质标准或施工班组挂靠的企业,他们依赖有效资源,抓取市场忽略或不屑的大块从而赢得生存发展的资本。
第四类实属无证无牌上岗一类,多是苗圃苗木生产者接手,他们拿着第三类都不屑一顾的项目如获至宝风风火火地搞起的那类企业。
由此可见,我国园林市场需求的各个层次都有人在接盘操作。超大块头由第一类第二类企业控制,大块头及小块头由第二类三类企业控制,剩下的小块头对前三类企业如同鸡肋,而对第四类如同救命稻草一般。
第一二类企业发展壮大观其战略,管理经营,第三四类企业宜走特色,营销推广求得生存发展。
古代,由于环境美好,受众私有化,园林十分讲究掇山(如狮子林)理水(如皇家园林一池三山)植物寓意(如寺观园林植物)建筑营造(殿堂亭台楼阁馆榭轩廊桥等的选择建造)以及园林小品的布局与搭配。一个园林作品就是人家世代心血累积起来的经典收藏。
而今,环境恶化已有质的升华,受众已集体化或者说大众化,园林一词已变为植物造景绿化的代名词。一个园林作品已成为一天出图,两月施工,三月成形的快餐消费。
园林已成植物绿化,植物绿化来自育苗基地即苗圃,那么现阶段苗圃经营状况又如何呢?
诚然园林已成为植物造景绿化的代名词。在人类生存环境持续报复式恶化后,植物绿化更是对环境的改善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人类可持续文明要生态平,生态平要环境清,环境清要园林兴,园林兴则要苗圃兴。
苗圃按经营主体可分为以下六类:
第一类,科研院所或种苗公司引种试验推广经营——种苗种源。此类公司主要做植物引种驯化改良,新品种研发试验推广或某特殊难繁育高价值种苗生产。凭借丰厚的资金,尖端的人才,强大的生产与管理能力等诸方面优势,能迅速把验证成功的品种批量生产再推广应用。
第二类,苗农散户经营——苗木培育。苗圃分布广,苗木品种泛,苗圃面积小但苗圃数量多。
这类苗圃鱼龙混杂但对苗圃起着绝对的中流砥柱的作用,通常有家庭小面积经营的,有几家几户合作社经营的,有专业团队公司化经营的。他们主要起到的是苗木培育的功能。
在这里面貌似什么都没有,实则什么都有,关键得编织一张捕捉筛选网,即这里的资源需要被整合从而形成联动波浪效应。
第三类,园林企业工程苗生产中转经营——大中规格成形苗。
此类企业苗圃有3种形式:
1.全链接型,超大型园林企业必须打造好全产业链(苗圃—设计—工程—养护),四要素之一的苗圃一般能形成品种研发,试验生产,培育出苗,工程应用的完整流程。目前能做到的好像没几个喔。
2.苗圃起家型,由苗圃进化成园林企业,这种苗圃通常对某些品种培育的各个技术环节有独到领会见解形成专利,甚至垄断。其次他们会比较注重苗木的可塑性,进而对苗木进行从小培养。最后就是工程容器大苗的质量也是较高的。
3.纯工程大苗型,这类企业通常是从工程发家做大,对于苗圃的生产管理甚至是个门外汉;当然也有专业从事工程苗流转的。他们要做的就是全国各地搜集大苗,山苗(大、奇、特),截枝包装再加以养护,随即转手一卖即可获取丰厚回报,也可赚个短平快。
第四类,资本保值投资经营——苗木差异化(珍、贵、奇、特、新、野、老)。对于这类经营,已超出普通市场需求。他们不会急于销售苗木,而是热衷于发掘打造超出苗木本身价值的价值。往往走的是休闲参观游览型苗圃之类。
苗圃从种苗引种驯化,品种研发试验到苗木培育,再到大苗流转,最后到工程绿化各个层次都有专业公司或团队个体在运作。关键是怎么做好本层次,如何有效衔接各个层次的问题(苗木品种单一泛滥,苗木产出质量不高,生产规格标准不明,拉到工地没成景反成“佛”等;供应方找不到需求方,需求方找不到合适的供应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