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据说推窗见绿,或能走进2015园林战略。果如其然,市民幸矣,三镇幸矣。
小区绿地,源头上历来身居“附属”。
按照《城市绿地分类标准》,绿地分为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它绿地。居住相关,一种叫社区公园,归属公园绿地类。社区公园以外,组团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绿地、小区道路绿地等统称居住绿地,划为附属绿地类。
武汉早在1994年,就开始对小区绿地率进行审核,可惜仅有一个比例上的约束,只审量不审质。种花也好,种树也好,体现在图纸上都只是一个绿地标识,验收时,哪怕全部铺满草皮也算过关。
与街头绿化相比,小区绿化水平差距明显,多数是铺点草坪,点缀几棵苏铁、夏鹃等,灌木丛清一色“蘑菇头”,少个性和美感。
如果说山水之绿、道路之绿的建设,是筑造一栋房屋的框架和外墙,小区之绿,则是内装修,格外讲究精细、舒适、合理、实用,是与种种大型园林工程所不同的另一种园林学问。可惜,城市园林公共资源,尤其设计、科研和技术公共资源,尚难进小区。进小区较多的,是市场资源,却又标准不一,水准参差不齐。
近年,若干基层园林单位也曾组织过“送技术进社区”的活动,断断续续,未见长期安排。
曾有一位市民,跑到市民之家,要求“砍树”:他住一楼,屋后几棵树,把他家窗户遮挡得严严实实。树长得很好,枝繁叶茂,上照很诗意,就是不透风、采光全无、净招蚊虫。绿意盈盈,却于这位老兄一点不诗意。
有些小区,喜欢铺设花岗岩,直接降低原先土壤的承载能力;有些小区,愿意多种花木,结果引进很多外来树种,水土不服、虫害高发不说,把本地花木也给“克死了”;有些小区,夜间照明太多太亮,光污染损伤绿化……种种不懂行,公家的园林人看在眼里,哭笑不得。
小区居民侵占绿地的新闻也屡见不鲜。这其中,有些是现实诉求,比如停车。有些则是业主自律和公民素养问题,比如圈起栅栏建狗窝、公共绿地变菜园。
那么问题来了,板子打向谁?
打谁似乎都不合适,典型的罗生门。
一份《武汉市建设工程项目配套绿地管理面积审核管理办法》正在送审中,预计明年开春即可实施。这份办法,对于绿化率验收,细化到很多具体要求:
比如根据覆土厚度不同折算不同比例绿化面积:厚度在1米以上,按实际绿化面积80%计算;0.6米~1米,按65%计;不足0.6米,按30%计。覆土厚度不够,种植不了大树。有一些开发商,为图方便,将建筑垃圾就地填埋,再覆盖一层浅浅的土,别说大树,草都长不好。
比如鼓励多种乔木,根据其规格折算不同绿化面积。单株种植、成行种植不同,株距不同,树阵排列方式不同,都会影响到计算。
比如鼓励生态停车位和屋顶绿化,采用镂空植草砖方式铺设的停车位,按其面积25%算为配套绿化面积;如果每个停车位还都种植了干径大于8公分庇荫乔木,按照40%计算。
源头审批,如此再迈进一步。
三分种、七分养。
也有开发商推出“高绿化配套”,但更多顾及销售阶段的“景观看头”,后期养护,较少考虑。
小区绿地专业标准制定、规划、设计、施工、养护、培训,各部门、各环节无缝对接、真正落地,至关重要。
涉及民生,“附属”之位,显然太轻。
当前中国大趋势,社区作为老百姓生活家园,越来越成为重中之重:市民之家延伸到社区,图书馆延伸到社区,高大上的舞台进社区,庄严的法庭进社区……安居和乐业,必须同步。
中国古代,庭院园林雅趣,基本为王侯和富绅专享。斗升小民,惟盼安得广厦千万间。欧美国情,有所不同,平民化庭院、平民化园林,较早登上舞台,在发达国家一些城镇,以致成为风尚。时代走到今日,中国人,似乎也迎来了屋前屋后建花树的光景。
武汉主办第十届国际园博会,推出“我的园博我的家”,正是基于老百姓拥有推窗见绿需求,从无到有、然后进入质量提高阶段。
武汉市园林局局长苏霓斌说:“老百姓是第一战略指向,推窗见绿,应从战略和系统上考虑。园林部门的专业资源,应更多连结老百姓的生活。”
据悉,武汉园林正在构想“把公园搬到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