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黛姮:古建专家,清华建筑学院教授、博导,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中国紫禁城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圆明园研究会会长。主持杭州六和塔维修、雷峰塔重建、珠海圆明新园设计、登封少林寺扩建、北京恭王府修缮等工程,及《天地之中的历史建筑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规划编制等工作。196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建系,梁思成先生的女弟子。
1
在郭黛姮看来,圆明园全面恢复绝无可能——那就是造一个假古董——10%的建筑恢复尚可期待。
时间在这里退转了。
圆明园北,紧靠围墙的若帆之阁,清帝国的皇帝乾隆站在此地,远眺园子外的农田。他是在看农田的长势。
围墙内亦是农田,官田,皇家请农民耕种。乾隆明白,墙内公田不如墙外私田,这是人之常情。
若帆之阁是圆明园内一处观农建筑。早在雍正5年,也就是1727年,园内就已有观农建筑:“田字房”。若从上空俯瞰,这“田字房”正是个“田”字,“田”,自然是耕地。后来乾隆给田字房改了个更文雅的名字:澹泊宁静。每年皇帝都要在这儿举行犁田仪式,还说,“父皇万几之暇,燕接亲藩游豫于此。”
作为帝国的命脉,对农业状况的了解,是大清皇帝的必修课。正是初春之际,见农夫田间耕作,微风拂过,愉悦顿生。
这仅见诸文字的前朝画面,从郭黛姮和她的团队(清华同衡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圆明园景观3D图中,似乎真实地浮现出来:圆明园的晨曦、暮光,微风拂过水面。
这项从2009年开始的工程,名为“再现圆明园”。至今,圆明园3D效果图已经复原了七八十景。在网上搜索关键词,能看到不少。
关于建筑修复,德国东南部的德累斯顿也许是个经典案例:曾是萨克森王国的首都、欧洲最美丽城市之一的德累斯顿,1945年,被盟军进行了一场层层递进的轰炸,“废墟”,是绝对标准的形容。其中也包括此地著名的圣母大教堂。
59年后,圣母大教堂被按照古法重建,尺寸、外貌、材质,依照图片和记忆。优雅的建筑上,醒目的黑色砖块表明了它们的身份和年龄——他们来自轰炸前,德累斯顿人在原地保留了颓垣败瓦,而这些1945年的记忆被嵌入了这座新的建筑。
当然,德累斯顿尚有图片和记忆。
而圆明园所能引发的想象却惊人地苍白——任何一桩相关事件,兽首的拍卖、失落的文物、重建风波,都指向同一个时间点:1860年10月那场持续三日不灭的、事先张扬的纵火。
资料的空白,让3D景观复原充满艰难。每一景的复原,需要一系列文字文献、部分保存下来的古代工匠所绘建筑草图、古人写景图、烧毁后的老照片、遗址的勘察、营建技术分析……种种细节的叠合。这个项目,初步计划是十年。
这个项目,可以被看做圆明园遗址公园的复建慢慢进程中的一环。
2009年,圆明园遗址公园全面对外开放,但企图在此地寻找帝国昔日荣光的人们依旧在此大失所望:荒丘、横七竖八的石料,或什么都看不清楚的遗址。
关于圆明园复建的争议一直很多。要不要复建?在哪里复建?复建到什么程度?
在郭黛姮看来,全面恢复绝无可能——那就是造一个假古董——10%的建筑恢复尚可期待。在遗址或复原建筑上配以具象化的数字景观作为信息补充。
除了那场纵火留下的伤痕,郭黛姮更期待让普通的人们看到这座曾经最奢华的、总面积相当于4.8个紫禁城、作为帝国中枢的皇家御园当年的景象。尽可能去复原历史丰富的一面,但是,不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