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里建筑的特有样貌与街边的现代元素结合在一起,显得颇有意境。
昨天,北京市规划委召开研讨会,将启动对西城区“香厂新市区”的保护建设,有着百年历史的香厂新市区将恢复民国时期风貌。在保持现有路网的前提下,对临街建筑进行“西洋式”改造。同时,加大利用地下空间,增加周边居民区的居住面积。初步方案制定后,将征求民众意见。
现状探访
繁华不再风貌多已破坏
“香厂新市区”的“新”字源自它的设计和规划。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街区1914年开建,首次引入西方建筑及管理理念,以“新”、“奇”、“特”而出名,是北京当时的CBD,配有电梯、暖气等前卫的基础设施。上世纪30年代,随着政治、经济变化以及人口的迁移,香厂新市区的繁华逐渐褪去。近几十年,该区域的风貌遭到严重破坏。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香厂新市区当年最繁华地段——万明路和香厂路交叉口的中心广场,新世界商场、东方饭店、仁民医院均位于此地。当年的新世界商场与上海大世界齐名,东方饭店则是北京第一座由中国人投资建设、自主经营的高档饭店,当时每天有7辆出租车免费接送客人。
据了解,上世纪80年代,新世界商场、仁民医院被拆除,中心广场也一同消失。唯有尚存的东方饭店仍留有些许民国风貌,记者了解到,在北侧客房部位,部分楼梯、扶手仍为1918年原状原物,但其外部结构与其他高层建筑并无明显特点。东方饭店南侧一座二层变电站更显得突兀。
年久失修居民期盼拆迁
在仁寿路与香厂路交叉口,记者注意到一座破旧不堪的灰色二层楼。这里曾是北京有名的妓院——泰安里,与附近的华康里相同,是北京唯一采用上海里弄石库门样式的两栋建筑。泰安里由6栋格局和构造相同的二层楼组成,中间有一条小巷分开。靠近大门的一处院内,二楼围绕天井的有七八户人家,一些建筑工人居住在此。一楼住着一个卖茶叶蛋的女人。整个院内堆积大量杂物,几乎无下脚之地。沿着已经破损的木楼梯拾阶而上,有种回到上世纪的错觉。
一位在此居住了三四十年的老先生告诉记者,泰安里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有80多户人家,很是热闹。自2009年,西城区要恢复泰安里,首批住户搬离了弄堂。直到今年只剩下十余户,部分是拆迁未谈拢的北京人,也有一些外地打工的租户。
家住香厂路的刘先生说,香厂新市区的住户多为北京本地人,房屋建筑年代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住房非常紧张,一些人祖孙三代住在四五十平的房屋内。而且房屋年久失修,如厕要跑到公共厕所,条件较差。“如果能原地安置,我们希望能拆迁。”刘先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