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一场“呼吸保卫战”正在全国打响。要治理PM2.5,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其中重要的一项措施就是大力开展绿化工作,并充分发挥植物降低PM2.5的重要作用。
随着PM2.5成为热词,有关植物吸收PM2.5的话题也进入人们的视野,一些吸收PM2.5效果较好的树种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所利用。在大力开展城市绿化的当下,我们应该因势而动,尽快改变绿化观念,一如既往植树造林,积极更换树木品种,用行之有效的绿化成果应对PM2.5,减少其对人们健康的危害。
更新一个观念:不能仅仅满足美观需求
经过这些年全民动手、人人植树,祖国大地披满绿装,郁郁葱葱,生机盎然。不过,从目前的城市绿化来看,许多地方绿化的主要作用还是满足美观的需要,在树种的选择上基本以美观为标准。
其实,现代化城市、现代化工业,每天生活、生产过程中都会不间断地施放出各种对人体有害气体,造成大面积污染,而许多树木包括绿色植物就是这些有害气体的克星。比如,冬季取暖,煤燃烧时会产生大量对人体有害的二氧化硫,而植物恰恰就能通过吸硫作用,减轻对健康的危害。
绿色植物可以说是回收有害气体和制造氧气的天然大工厂,各种植物的叶绿素利用太阳进行光合作用,每天都能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时产生出人类所需要的大部分氧气。许多绿色植物还有抗毒、杀菌、防尘和减轻噪音干扰的作用……可以说,在城市绿化中,如果我们能够重视并且充分发掘、积极利用植物的保健功能,就是在给自己建设“森林医院”、打造“健康摇篮”。
城市绿化要美观,更要健康。特别是城市居民小区,更该多考虑选择“吃”污染物拿手的树木。植物学家们通过对不同植物的长期测试和研究,目前已发现几百种植物对人类具有保健功效。它们能散发很多种含有杀菌素、抗生素等化学物质的气体,这些物质通过肺部及皮肤进入人体,能够抑制和杀死原生病毒和细菌,起到防病强身的作用。喜树、三尖杉、长春花等植物散发的气体可抑制癌细胞的生长;松柏科植物枝叶散发的气体对结核病等有防治作用;樟树散发芳香性挥发油,能帮助人们祛风湿、止痛……在社区景观设计中,把具有保健功能的植物合理配置成群落,就可形成祛病强身的保健生态社区,顺应人们崇尚自然、追求健康的时尚潮流。
认清一个现实:吸附效果好的树种不少
降低PM2.5浓度,植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已是定论。可究竟哪些树种对降低PM2.5、防控大气细颗粒物污染起的作用更大一些呢?科学研究一直在进行。
有专家认为,一般来说,叶片上有茸毛、能分泌汁液、叶片粗糙的树种,吸附灰尘、降低PM2.5浓度的效果比较好,叶片光滑的树种不易于吸附灰尘等;叶片数量多、面积大的树种,吸附灰尘等比叶片数量少、面积小的树种效果更好;常绿乔木由于树叶长期存在,比落叶乔木吸附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