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招标  苗木  广东  种子  银杏  山东  绿茵  北京  法桐  造林 

北京养老券推广4年变卡 被指存网点远服务少等问题

   日期:2014-12-31     浏览:73    评论:0    
2014年04月27日 08:32 来源:北京青年报 

  现行养老券已使用4年,年内即将退出历史舞台

  目前,部分社区仍存在服务网点偏少的问题

  观察动机:本月23日,北京市民政局局长李万钧做客北京城市广播“市民对话一把手”栏目时表示,本市今年将推广养老助残“券”变“卡”,目前,“券”变“卡”将在海淀区先期进行试点,根据试点情况,将在两三个月内向全市推广。

  4年前,《北京市市民居家养老(助残)服务办法》实施。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养老券在使用中还存在着服务网点偏远、使用中不找零和可购买服务较少等问题。走过4年的养老券今年即将被养老卡取代,未来这些问题会伴随着“券变卡”迎刃而解吗?

  问题一

  服务网点距离较远 高龄老人不方便

  前天下午4点多,80多岁的刘老太坐着轮椅,来到了位于和平里东街附近的一家面食店,用几张养老券买了馒头后,又回到了500米外她居住的林调小区,如不用养老券,她楼下的小卖部也可以买得到。刘老太已经使用养老券好几年了,“虽然免费,买东西稍微远点儿”。

  民旺社区在原东城区和宣武区合并前,是原东城区最大的社区,6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4000多人,80岁以上的老人目前有420人,他们都可以领取每月价值100元的居家养老助残券。不过,刘老太的感觉得到了和平里街道民旺社区服务站一位负责人的认同。她告诉北青报记者,由于附近可以使用养老券的店家数量不多,多位老人反映过服务商距离稍远。

  在一本《东城区居家养老服务指南》的小册子上,列出了东城区18个街道可以使用养老券的商店名称和地址,并配有地图。其中,民旺社区附近能够提供馒头、花卷等面食的只有一家,从社区内到这家店的距离基本在500米以内。民旺社区服务站相关负责人告诉北青报记者,从老人的反馈来看,家常菜和面食的地点还算近的,如果想要其他服务,比如理发等,就得去社区以外的地方,很多超过500米,有的更远,“确实有老人表示不太方便”。

  对于券变卡,商户、居民和管理部门都有不少担忧。在团结湖街道南北里社区,易先生经营着一家“主食厨房”,周围社区持有养老券的老人经常光顾这里。在易先生看来,养老券变成卡对老人来讲会更方便,但对他们商户来说,刷卡就要安装刷卡的机器,谁来装,谁来出安装费、维护费等等都是要担忧的问题,“大饭店可能不会在乎,但我们买卖小。”

  回应

  现金回笼快 吸引商家打折

  为什么不能够让更多的网点纳入养老券范围呢?朝阳区民政局的工作人员解释说,并不是商户想收养老券就能收的,他们需要跟民政部门提出申请,成为签约服务商之后才能收取养老券,而民政部门对这些商户的卫生安全、服务质量都有着严格的审核制度,一般社区的街边小店确实很难符合要求,“还是要注重质量,数量在其次。”另外使用养老券,因为结算周期长,一个月才结算一次,现金回笼慢,所以很多商户对于成为服务商的兴趣也不大。

  市民政局局长李万钧日前表示,对于老年人反映的养老助残券使用不方便、服务商少导致距离远等问题,今年本市将重点推行“券”变“卡”,与银行联合起来做服务卡,这样现金回笼快,商家积极性高。李万钧表示,消费地点将增多,全市养老服务网点由几千家增长至三万到五万家,力争做到社区街道全覆盖。

  如何让更多的商家愿意为老人服务?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网点的增加需要邀约商家的加盟,调动他们积极性,这方面考虑通过一些技术层面的设计。朝阳区民政局的工作人员告诉北青报记者,未来他们会将承诺对老年人打折的商户也纳入签约服务商的范围,这部分的服务商不需要收取老人的养老券再到街道换取现金,只要对老人给予价格上的优惠即可,以吸引更多的商户为老人服务。

  问题二

  大额养老券不找零

  怕吃亏只能凑整买

  老人领取的养老助残券,每季度领取当季3个月的养老券,每月100元的养老券,由2张面值20元、4张面值10元、3张面值5元、2张面值2元和1张面值1元的券构成。

  这些由不同面值组成的券,虽然最大限度地方便老人额度不同的消费,但最大的问题在于不能找零,每张都需要全部消费完,所以老人有时会觉得不方便,比如买一东西需要4元,只剩下一张面值10元的,那就浪费了6元。这个会导致老人为了凑够数额而买自己原本没准备买的东西。另外,要购买的商品价格五花八门,在消费养老券时也经常需要进行数学计算,用不同面值的券进行排列组合,叠加后力图接近自己的消费数额,这也让有些老人稍感麻烦。

  在老人经常光顾的稻香村、护国寺小吃等场所,很多东西的标价都不是整数,这让不少老人在消费前需要做好几道加减算数题。“我得算算怎么用才能不亏啊,花100块钱的券买70多块的东西多不值啊,老人也得说我浪费钱。”赵女士说,几毛钱不找就算了,一百元的养老券也不找零让人很难接受,所以一般都是照着一百零几块钱花,但这样会多买很多并不需要的东西。

  回应

  养老卡可以自由选择消费金额

  市民政局局长李万钧表示,针对养老券不能找零的问题,养老卡将迎刃而解,持卡老人可以自由选择消费金额。服务卡有一套完整的制度设计,设置了专门机构处理刷卡、密码、挂失等使用问题。今后刷卡消费,消费金额将不再受限。持卡老人也不必再为固定的消费额度而增加不必要的开支。

  问题三

  老人“回避”购买服务

  绝大部分用于购物

  政府提供养老助残券的设计初衷是解决失能老人和残疾人的服务问题,让这些行动不便、需要照顾的人在购买所需要的服务时使用,并非购买商品。但后来老年人有购买商品的需求和呼声,购买商品开始增多。

  和平里街道范围内可以使用养老券的服务商,包括21家饭店,8家属于生活照料类的理发店等,3家家政服务类公司,2家提供康复护理等服务的商家和2家可以提供精神慰藉服务的商家。从数量上看,饭店占了一半还多。

  朝阳区团结湖街道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街道居家养老服务记录卡中有24家服务商,其中餐饮类的有8家,数量少但老人消费多。团结湖街道三四条社区的工作人员告诉北青报记者,相比于购买服务,老人更喜欢把养老券用于购买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而且我们社区80岁以上的老人好多家里都请了保姆,需要购买的服务实在不多。”

  市民赵女士在团结湖街道住了几十年,这些养老券基本都花在了“吃”上,服务类的基本没有尝试过,“我花养老券请一个小时工回去俩老人就说我乱花钱,买两盒包子他们就高兴,那我还不如买包子。”

  回应

  设计撬动措施,吸引社会服务

  对于购买商品多、服务少的问题,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养老券原来是为了购买服务,撬动服务的产生,目标很清晰。“一开始卡得太紧,但有很多老人有购物的需求和呼声,就做了退让,实际应用中转化成购买商品”,他表示还是会增强购买服务方面的内容和制度设计,这方面会考虑做一些调整,“会考虑设计一些撬动服务的措施,吸引更多的社会服务进来。”

  朝阳区民政局养老服务指导中心的李科长告诉北青报记者,目前朝阳区签约的养老服务商有1016家,餐饮类的有三四百,数量最多,像宏状元、永和大王、庆丰包子铺等商家都有囊括,这也是老人消费养老券最多的地方,“还有的老人会把一年的券都攒着,留到年底一家人下馆子吃饭。”

  这种现象,在李科长看来还是因为老人的观念,有消费观念的问题也有对待服务类项目的态度问题。“要是给年轻人100块钱,他可能买书,看电影,但80多岁的老人都愿意去买吃的。”李科长还记得,亚运村街道有位独居老人,每天要给他打三个电话排解孤单,但当他给老人推荐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时却被老人一口回绝。

  问题四

  未来养老券变卡

  老人担心网点减少

  在采访中,养老券变养老卡之后,很多老人是否会使用也是个问题。

  杨阿姨说,自己的母亲至今结账都只习惯用现金而不是银行卡,在老人眼里,养老券就与现金一样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数张数就知道自己花了多少,还剩多少。杨阿姨担心,如果券变成卡,老人看不到钱是怎么被花出去的,用起来会不习惯、不踏实。另外,用养老券老人可以估计花多少就拿多少出门,卡却得随身携带,老人记性不好,杨阿姨也很担心券变卡之后会常常需要挂失,“而且我家老人不会上网,ATM机也不会用,她怎么查余额呢?”

  朝阳区民政局养老服务指导中心的李科长则在担忧变卡之后的身份验证问题,工作人员告诉北青报记者,发券需要老人亲自来领,或者签字委托家人来领,“如果升级为像银行卡一样自动转账的卡片,如何能保证养老券一定发到了老人手中?”

  回应

  打出消费金额的小条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80岁以上相对健康的老年人,使用卡的恐惧感没那么强,而且养老卡可以打出显示消费金额的小票,还配个小本子,上面写上服务内容等事项,这样一来,花多少钱,剩多少钱,老人都可以看得很清楚,还有一些提醒事项,老人心里会很踏实,这些细节设计也会让他们更快适应新事物。

  文/本报记者 李泽伟 董鑫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陈柏

【编辑】必全绿化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济南森林苗木种植销售中心
济宁市金彪园林种植基地
育美花卉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五常市显和绿化苗木繁育基地
注册>最新加入
最新展会
网站首页  |  在线发布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会员注册  |  广告列表  |  汇款方式  |  投稿中心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