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环球港”、K11等大型商业购物中心在上海相继落成,“城市综合体”这个字眼也扑入我们的眼帘。那么在欧美,这样的城市“巨无霸”又是怎样一番模样?
聚合城市功能
观光车满载着游客缓缓驶过,70层的通用电气(GE)大楼让人仰首感叹;下沉式广场上的金色普罗米修斯雕像前挤满拍照的游客……这是位于纽约曼哈顿中城的洛克菲勒中心傍晚时分的情景。
作为纽约地标建筑,洛克菲勒中心占地约8.9万平方米,建有19栋高低不一的商业大楼。其中,NBC、GE、全美最大的出版公司麦克格罗希尔等知名公司都驻 扎于此,办公物业出租率高达98%;中心还有100多家零售店,40多家餐饮场所,并拥有被誉为“娱乐圣地”的无线电城音乐厅……
和洛克菲勒中心相比,法国的拉德芳斯更是一个“巨无霸”。
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离凯旋门不到5公里的拉德芳斯是欧洲最大的综合商业区,它有着160万平方米的辽阔“幅员”。其中,办公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有 2500家企业入驻,工作人员达18万人。尽管受欧债危机影响,但拉德芳斯—塞纳下游公共建设管理局总经理菲利普·夏克思告诉记者,现在办公场所的入驻率 仍高达94%,“这在全欧洲少有”。这里不仅是企业家的福地,也是购物者的天堂。最著名的四季购物中心和CNIT购物中心,总面积达13万平方米,内设 200多家商店、16家电影院和多家餐厅。据了解,两个购物中心年客流达6350万人次……
严格说来,美国并没有“城市综合体”的说法,但在城市规划专家、纽约市前规划局局长、美国龙安集团总裁饶及人眼中,洛克菲勒中心就是典型的城市综合体。
饶及人表示,所谓城市综合体就是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把住宅、办公楼、酒店、购物中心等功能结合在一起,从功能上实现了土地的集约化利用。“洛克菲勒中心就像一座小城市一样。 ”据悉,中心每日人流在25万—35万之间,已相当于一座小城市的人口规模。
欧洲也没有“城市综合体”这一名词,但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城市规划专家迈克尔·瑞克华指出,像拉德芳斯这种混合城市功能的项目在欧洲许多城市都能看到,其大举兴建主要从1990年开始,针对的是上世纪50年代以后建筑功能单一、缺少吸引力的区域。拉德芳斯模式也在欧洲其他城市被复制,“譬如巴塞罗那、马德里、法兰克福、哥本哈根,但因为城市规模所限,复制品也更迷你”。
更有人文“呼吸”
虽然高楼林立,但无论是洛克菲勒中心,还是拉德芳斯,都绝不是毫无生气的水泥森林。
拉德芳斯是一个富有现代特征和艺术气息的所在,这里不但有形状各异的高楼、平整宽阔的石板广场,还有露天散落的艺术雕像……
摄影师卡洛斯·阿耶斯塔告诉记者,当自己如蜘蛛人一般悬挂在拉德芳斯的摩天大楼上时,“那一刻,古老的巴黎和这些拥有完美线条的现代建筑化为一体,两个世界共生似乎只能在风景画中想像”。
能够亲近的公共艺术也是拉德芳斯的魅力所在。古典的巴黎拒绝在室外放置抽象雕塑,但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陆续有60多座雕塑“定居”拉德芳斯,分布在中心 广场、居民区、树林间,构成了一个露天博物馆。广场上还会不定期举行艺术展览,既为公共区域增添亮色,也让游客多了歇脚的地方。
而贝氏建筑公司董事长贝礼中也表示,“洛克菲勒中心是纽约、美国乃至全世界城市开发的经典案例之一。它将建筑学、城市规划、环境品质等概念整合在一起,并首 先引入‘公共领域’(public realm)的概念,让中心不仅仅是一个商业地产或是购物场所。 ”在中心内,设计师巧妙利用广场、走廊、通道等一切 可利用的空间设计成行人休闲区、消费区等,体现了城市规划中的人文关怀,公共领域的概念后来也被世界建筑规划广泛接受。
打通公交“血脉”
对于拉德芳斯和洛克菲勒中心这两个庞然大物而言,公共交通都是这两大综合体不可或缺的神经和动脉。
在规划拉德芳斯之初,设计者就决定将行人和车流彻底分开,为此建起了一个占地约40万平方米的悬空式步行广场,通过它连接周边的楼宇。人们在广场上漫步时,脚下快速干道和立交桥的车辆川流不息;地铁则在更深的地下将拉德芳斯与巴黎市中心区紧密相连。
拉德芳斯广场下面是法国最忙碌的公交换乘中心,一条电车线、两条地铁线、三条郊区铁路和16条公交线路以及两个夜间巴士线路在此交汇,每天有超过45万人次 进出,员工中85%通过公交上下班。 “从大巴黎地区的任何一个角落,在40分钟内都能赶到拉德芳斯,这是任何地区无法比拟的。 ”夏克思说。
“复杂的城市综合体必须有非常好的交通设施才能存活。”瑞克华说,“政府不能只想着通过这类项目提振经济、创造就业,它们往往会给城市带来新的问题。 ”瑞克华认为,良好的交通方案应该是项目获批的先决条件,开发商必须要为项目可能给城市带来的影响负责。
饶及人也强调,在规划一个城市综合体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如此大规模的人口一定要有公共交通,像洛克菲勒中心附近有好几条地铁线。要算好多少人流、车 流,来的人要怎么来,去的人要怎么去。中心这些年的发展虽然有不少问题,但基本没有出现过大的混乱,全因为有公共交通的支撑”。
规划应有远见
一个城市综合体的成功,归功于建筑设计师的匠心和管理经营者的用心,更离不开完备的立法和规划者的远见。
尽管美国城市综合体出现得早,但不像中国城市遍地开花。近年来,在美国称得上是大型城市综合体的,除了洛克菲勒中心外,只有拉斯韦加斯的米高梅城市中心、洛杉矶的“洛杉矶生活”等为数不多的几个。
饶及人说,“城市综合体要根据城市人口规模来规划,我个人主张60万人口才能够支持一个城市综合体,像纽约市只有洛克菲勒中心这一个综合体” 。
据悉,在纽约,一个建筑项目的审批长达162天,而严格的法律程序保证了审批的各个环节重视体现市民的意志,凡是牵涉到任何市政府用地改变、分区改变、旧城 改造等等都要经过多个程序,每个程序都有市民的参与。贝礼中说,“在美国,像纽约这样的城市都有非常详细的城市规划方案和规定,如规定新建楼群必须嵌入公 共交通系统、公园等配套公共设施等,这些计划指导城市各区块的开发,以避免重复建设。 ”
欧洲在大型项目的建设上也同样不图快,宁可慢一拍,但求做到完美。
“一个较大的综合型项目常常要花上10年以上时间才能建成,不但要协调项目参与方的利益,当地居民和社会团体的声音也日益受到重视。这无疑会拉长项目周期,但也可以让项目打磨得更好。 ”瑞克华说。
谈到中国当前的 “综合体热”,饶及人强调:“中国现在做城市综合体,一定要避免‘东施效颦,邯郸学步’。每一座城市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城市的综合体,而不是凡是综合体就适合自己的城市。应避免建好城市综合体后,无法经营,最后变成‘空城’、‘鬼城’。 ”
确实,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灵魂和特质。只有契合了城市灵魂和特质的综合体,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