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全绿化8月26日消息:一个多月前,武汉可“看海”,一个多月后,这个城市正在饱受连日高温的煎熬。就在今年3月,武汉审议通过了《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行动规划纲要》,其中就提出要建设文化与生态特色鲜明的魅力宜居城市。但是,在近期连续高温的炙烤下,以武汉为代表的许多城市的宜居梦正在变黑。
在这次1951年以来最强的高温天气中,上海、杭州、长沙等多地最高气温和连续高温日数次刷新历史纪录,最严重时,高温炙烤着我国约1/6国土,“求雨若渴”代表了许多城市的状态。虽然天气异常,但是如此严重的高温也让人们关注越来越严重的城市“热岛”效应。
这种担忧并不是没有原因的。我国经过三十多年的“造城”运动,许多城市崛起,许多城市旧貌换了新颜,城市变得整洁了、现代了,但是随着地面的硬质化,湿地、湖泊、河流、绿地等被逐渐吞噬,取而代之的是商业地产、基础设施等。水泥地面积聚着的热量、高楼阻隔着自然风、玻璃幕墙造成能源的大量损耗……城市规划太强调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而对自然的水、风道、栖息地、绿地等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使得城市逐年升温。
但是,即便上海、杭州、南京等跻身中国城市绿化率前十名的城市,今夏也“高烧”不退,这从一方面暴露出我国生态建设的不足。在国外,一个城市的人均绿化面积达到三四十平方米才算“先进”,而我国在国家级园林城市评比中,要求也不过十几平方米,可见我国的绿化标准还很低。
另外,从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到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许多城市为了响应号召,加快了城市绿化建设,目标瞄准宜居城市。但是,“华丽丽”的政绩背后,数据是否真得意味着城市变得更宜居、更健康、更“坚强”?在今年这场高温中,就有网友抱怨,天气炎热,自己居然找不到一片纳凉的绿荫,只能到商场里避暑。有专家也提出,真正的绿化应该要多个层次,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多层次一起来,而不仅仅是绿地和花卉。但是多年来,大广场、大公园式的建设,以及观赏性景观的建设,让城市绿化并不亲民,人们很难在身边就感受到自然的乐趣。从树荫纳凉到建筑纳凉,人们这种活方式的转变凸显出着城市生态建设的缺陷,当然这种绿化带来的降温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当前,我国正在加快进行城镇化建设,连续的极端天气给了许多城市惨痛的一击,也给政府相关部门敲响了警钟:宜居不仅是量化的数字指标,更是居住其中的真实感受。城市绿化很重要,但是城市要达到真正的宜居更需要科学的规划和建设。给城市留出绿色的空间,也留下人性化的温情,政府要在细节方面动脑筋、下工夫。要把加强绿化建设和提升市民生活质量紧密结合起来,把老百姓身边的绿化做得更好,让城市的宜居梦经得起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