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全绿化8月19日消息:一、我国城市化发展中人居环境现状
中国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社会生活的诸多矛盾逐渐暴露出来,体现在诸多等多个方面。
1、城乡二元体制造成贫富差距,且社会成员之间存在一定的身份歧视。基尼数据作为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指标,可以反映一个社会的贫富差距,从而也暗示着社会风险。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已由改革开放前的0.16上升到目前的0.47,不仅超过了国际上0.40的警戒线,也超过了世界所有发达国家的水平。由于部分群体隐性福利的存在,有专家认为中国实际收入差距还要更高。
2、陷入形式主义的陷阱,盲目城市化。炫耀政绩与权力,建设众多的“标志性建筑”,甚至“世界之最”成为各地普遍做法。盲目崇尚欧美,是当前城市广场、行政中心一类公共空间建造中的流行病,例如安徽阜阳“白宫”。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拆迁浪费国,甚至还很有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浪费国。尚可居住的房屋,为了达到整齐划一、形象工程的建设而大规模的拆迁,城市赤裸裸的成为以物为本,以富人为本,以商业利益为本的阵地。
3、城市生态环境严重遭到破坏,城市经济迅速增长,城市空间日益扩展,从而导致城市水土资源需求急剧增加,从而带来一系列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城市生活生产排出大量废弃物,常常超出城市生态系统自然净化的能力,造成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城市蔓延和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导致城市近郊或远郊大量农田、草地以及各种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丧失,城市热岛效应极为显著,尤其是北京、武汉等大型城市。
二、中国城市化对改善人居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影响实力的实践之一。学界对城市化概念的理解与研究受人口学的影响较大,早期的城市化研究一般都把城市化定义在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上。笔者认为城市化是伴随产业革命而产生的一种现象,是在近代工业化和现代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由农业人口为主逐步转变为以非农业人口为主,农村的经济结构逐步由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转变为以工业、服务业为主的第二、三产业过程。而人居环境是相对于“人”这个居住主体而言的,是人这个主体周围的生物和非生物条件的总和。生物指动物、植物、微生物。非生物条件指空气、土壤、水、岩石等等。这些都是人居环境的组成要素,也可以称为环境资源。人居环境又被称为“人类聚居环境”,它不仅仅指住房、城市、小镇或者乡村的物质结构,还包括所有的人类活动的过程,居住、工作、交通、教育、文化、娱乐等在内的为维护这些活动而进行的物质结构的有机结合。城市化发展必然导致人类居住环境的改变,体现为:
1、人口众多。人口一直是制约着中国发展的重要因素,比起欧美国家来,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最严峻的难题就是中国人口,中国人口已高达13亿多,而美国人口是2.8亿,西欧16国人口才3.8亿,全球高收入国家人口总和也只有9.6亿。中国的人口重心正在向东部沿海移动,中国城市化要为当前数以亿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让未来8.5亿的农民融入城市生活,这么庞大的就业岗位,势必会影响中国城市化进程。同时,大量人员的涌入,给城市带来更重的负担,导致耕地的不断减少和城市的无序扩大;对能源和自然资源的需求节节上升,导致人居生态环境发生巨大变化。
2、人均资源水平低。我国人均石油、天然气储量仅占全球平均水平的11%和4%,相对于快速推进的城市化水平而言,能源存量相对不足。另一方面,我国城市建筑能耗增长过快,现有400亿平方米的建筑是不节能的。相关数据显示,2003年中国以全世界54%的水泥、34%的钢铁、30%的煤炭、7%的石油、13%的用电量,打造全世界3.5%的GDP。这样的资源大消耗,是我们祖上的遗产和子孙的权益可以支撑的吗?
3、生态环境脆弱。中国沿江布局的上海、重庆都是以工业为主,造成河流污染严重,环境治理刻不容缓。但是比起东部,西部的生态环境更令人担忧。这是因为江河上游地带的生态容量要比下游小得多,同样的人口增长,在东部影响不大,在西部就可能引发生态危机。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源头产水量减少、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生态难民逐年增加。
三、建设自然和谐的城市人居环境
人居环境建设是人包括各学科为实现人类聚居的共同目标和共同需要而共同进行全面、整体、综合的建设,是人类与环境各方面取得平衡的支撑。在这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其难度是不言而喻的,但如果我们能做到任何点滴的进展就是前进,需要大家向这个共同的目标努力。
(一)注重理论研究,用先进理念指导实践
城市化发展将要从一个量变的发展过程转向一个质变的发展过程。品质化的人居环境成为现代城市化发展的主题,在这个转折的过程中面临着怎样的变化,如何从思想上、理论上转变才是关键点。理论的发展有助于人们思想上的转变,100年前,城市规划学的先驱者们酝酿了“田园城市”理论与“区域”观念,人居环境的观念逐渐得到注意,此后关于人居环境的各种学说便不断提出。在中国,人居环境学科也得到很大发展。 93年,吴良镛和周干峙、林志群针对当时建筑业的形势和问题,第一次提出要建立“人居环境科学”。95年清华大学成立了“人居环境研究中心”,2000年建设部设立“中国人居环境奖”,2002年,成立人居环境委员会,并同时举办首届中国人居环境高峰论谈等,这些都是中国人居环境学科研究发展的重要事件。不仅如此,我们还必须建立和发展人居环境科学,从城市化进程中出发,立足于中国现实存在的情况,吸取教训,提出一套适合中国城市化进程人居环境发展的综合战略。时代在进步,理论也必须要发展,用理论的力量去影响人、教育人。目前,学术研究应该向大的方面去做,不要在局限于一个小区,而要放眼于一个城市甚至一个更大的区域。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在实践中深化发展理论;吸取西方的理论和实际经验,重视总结中国历史的经验教训,保护中国历史遗产,根据区域经济发展以及自然环境的不同寻找不同的理论研究方法。
除了自身理论研究之外,还要重视学科人才的培养,在广大高等院校开展学科理论教育养,为将来更大的发展储备理论型人才。
(二)充分发挥政府作用
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实现经济运作的的调控管理者,对人居环境的建设更应该有所作为。作为一个服务型政府,在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中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高起点地全面制定城市发展战略。做好城市规划工作,在市场经济下,城市规划要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和现代意识,特表示在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过程中,强调主导作用,做到规划先行,对开发商进行引导,而不是简单的履行审批过程。加大管理力度,继续健全土地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加强依法治市的力度,严格执法;以人为本,推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体制;在建设人居环境中逐步引入市场机制,解决人居环境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借鉴外国经验,结合中国人居环境现状及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创造出中国式的人居环境建设新模式。
政府必须要通过新的绩效评估方法来改进行政效率,把人居环境的建设纳入政府绩效评价体系之中,并且鼓励做出有效的政绩;以企业家的高效力精神来克服“官僚主义”的惰性,从划桨者变成为掌舵者的转型;本着服务于民的思想重视人居环境建设,以可持续发展作为人居环境建设的基本原则之一,进一步完善城市人居建设规划法律,城市规划方法要建立在对经济、社会和环境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向消费者宣传节能环保观念,制定完善的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规划体系并予以实施,从税收和信贷资金上给与财政倾斜,鼓励设计建设适宜人居住的城市环境;最后积极推进国际和市际合作,以科技推动人居环境建设发展。
(三)其他社会主体的积极作用
首先,城市建设者们应该主动建造适宜居住的住宅小区,从人居环境角度出发,树立园林意识,规划符合整个城市人居环境规划的住宅小区,引导消费潮流。在今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大家不但追求物质上的消费,更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在购买商品房上,对房子的要求早已不再只关注户型、面积、采光等,而是对环境要求越来越高。楼盘价格往往由价值决定,价值由三方面构成:一是开发商的品牌,二是项目的品质,三是美感。例如在合肥的绿城百合公寓,毛坯房最高时曾达6800元/㎡,而在滨湖新区的滨湖前城才卖到3250元/㎡。二者的区别就是区位优势,基础设施优势,以及人文环境的不同。建设者们要想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也应多在人居环境下手,合理的设计定位,因地制宜,设计要符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同时符合业主的投资计划的人居环境,从而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其次是城市设计者,主要包括建筑家和城市规划者。作为城市的主要设计者和规划者,他们在人居环境建设中的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城市设计者必须立足于建立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要寻找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差异的特征,研究其特点,一切设计要符合标准人居环境。建筑家设计某一建筑也要考虑城市综合因素,建筑要适应整个城市的发展格调;在建筑材料上要以人为本,围绕绿色建筑设计,节能建筑材料和可再生资源的高效利用方面多下功夫,共同推进人居环境建设。
最后,建设人居环境是全民事业,作为城市的每个居民要从自身做起,树立人居环境意识,崇尚生态环保人居。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最佳人居环境的创建工作。发展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做绿地承包制,见缝栽树,不让黄土裸露在空气中。积极倡导清洁生产、绿色消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增强社会环保意识,形成自觉维护人居环境建设的良好风尚。
展望未来,面临国内国际城市化的新发展,我国将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居环境发展也将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新的转机,我们共同期待我国人居环境事业在城市化进程中更上一层台阶。
【编辑】必全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