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今晨电闪雷鸣,大雨给京城带来一丝难得的清凉,但并没有改变全国多地的“蒸烤”模式。中央气象台8月11日06时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这是自2007年开始有高温预警机制后,中央气象台首次连续18天发布高温最高级别预警信号。浙江、江苏、安徽等地最高气温依旧超过40℃。(8月11日中新网)
连续第18天高温橙色预警,持续“蒸烤”模式,多达1/6的国土被高温热浪持续炙烤。“40摄氏度才刚够格,不上41摄氏度根本挤不进前十名”,尽管持续高温,但人们仍不忘调侃戏谑。这个盛夏,大范围极端高温天气的持续出现,已导致十多人死亡,也让许多人见识到了“热射病”,城市公共纳凉需求爆棚所引发的争议还在持续。
今年多地持续高温,如此持续大范围的进入“蒸烤”模式,有人说这与老天爷的“失误”有关。不过,在积极迎战高温,争取高温休假权利,尽最大程度保障高温作业人员的安全之余,对于大范围高温的反思,恐怕更需反思“老天爷”之外的因素。
不可否认,极端高温天气的出现,固然有背后非人力能及的自然因素,但如此大范围且持续的高温,却未必全然与人类自身的因素无关。事实上,持续进入“蒸烤”模式的地区,虽然多是传统“火炉”,但却同样多为经济发达以及高度城市化地区,这未必是巧合。
事实上,“城市热岛”效应早已是中学生普遍知晓的常识。既然如此,城市化进程如何避免“热岛效应”的扩大化,本该是城市规划必须遵循的原则。然而,尽管“城市规模越大,热岛效应越强”,在城市带之间保留生态屏障与隔离,本该是基本的规划原则,但现实的情形却是,一些经济发达区域的城市带已然连成了片,本该成为规划禁区的生态屏障区和隔离带,也被大规模开发成水泥“森林”。以苏南地区为例,沿着沪宁高速与沪宁高铁,当年城市间的田园绿地已越发稀缺,沿线几乎完全一个城区接着一个城区。城市化的无序扩张,城市规模不顾生态系统的野蛮生长,即便不是导致持续“蒸烤”模式的根源,至少也对高温的持续难解起到了推波助澜、“添砖加瓦”的作用。
而城市化对持续高温的影响,也不难从城市与郊区之间温差的扩大看出端倪。几十年前,城市与郊区的温差不过二三摄氏度,但今年的温差却已达到了七八摄氏度。笔者周末去城郊山林间避暑,已明显感受到巨大的温差。只不过,极度萎缩的城郊再也无法为无序扩张的城市提供降温功能,这何尝不是导致当下持续高温的一个重要因素呢?河湖等城市湿地,是调节城市温度的重要脏器,更是为城市带来自然凉风的重要生态源,然而,湿地的缩减,河湖岸线被侵占,甚至被城市高楼围堵,更堵塞了这一自然降温系统,高温陷入持续难解的境地,也就并不意外了。
综上所述,史无前例的高温预警,大范围国土遭遇持续高温“蒸烤”,或许是对城市化进程中无视生态保障红线的惩罚。但愿这记警钟敲得还不算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