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公布《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南京市规划(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的设立“镇级市”,建立“跨界六城”的概念颇为引人瞩目。
“下放权力,给经济强镇放权,让其享受县级市的管理权限,提升发展自由度,是南京酝酿"镇级市"的主要目的。进一步建造6大跨界新城镇,则是南京建设"南京都市圈"的谋划,是南京在此轮发展中抢占制高点必走的一步。”一位南京城市规划专家昨日告诉记者。
新规划面向城市群体系
据了解,宁镇扬(南京、镇江、扬州)板块是南京都市圈的核心圈。此前,三地市领导已多次倡言将三地的区号统一为025。都市圈的同城效应,首先会在边界地区体现。南京此次提出,要建设一批“跨界”的临港新城、临空新城和产业新城,规划中的6个新市镇都来自不同区域的乡镇与街道“跨界”组合,如即将组建的“禄口、柘塘和博旺新城”乡镇,原属南京市江宁区、露水区与安徽马鞍山市。扩权融合后,将进一步释放这些小城镇的发展潜力。
“"镇级市"规划的提出,是此次南京规划中,跨度最大的一笔。”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郁鸿胜说,“镇级市”规划,打破了行政区划疆界、在管理和规划上进行制度创新,能够实现在更大范围内科学配置要素资源等目标。“镇级市”规划的出台,也使南京不再仅是一座城市,而向一个拥有大城市,中、小城市组合而成的城市群体系发展。
着重区位打破行政区划
“"镇级市"的出现,并非南京首创,而是在国家推行新型城镇化发展下迈进的一步。”郁鸿胜说,从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的现状看,城市中的一些重点乡镇人口早已超过三四十万人,具备了设立市的要素,但现有配套管理机构、人员、资源却仍以乡镇配置,两方掣肘严重,提升管理等级日需迫切。
这一点,也是一众国内中心城市在转型发展布局中的共同课题。
实际上,在此次南京提出“镇级市”概念之前,早在2010年2月,浙江温州便已提出将乐清市柳市镇、瑞安市塘下镇等5个试点强镇建设成为镇级市。
上海市域城市群的概念,郁鸿胜等人也已研究近10年。如今虽未有规划明文确定,但上海的许多郊区新城,已纷纷提出规划建设长三角区域的节点和枢纽城市,城市功能跳出原有区划范围的单一城乡功能,形成一些大城市和中等城市的发展框架。
“城市群最大的优势,在于打破行政区划,发展要素核心是市场与经济利益。在未来发展中,我们可以将特大城市的新城打造成大城市(次中心城市),将有条件的新市镇打造成中等城市或小城市。规划和建设这些城市群中的大中小城市,与该城市的行政级别高低无关,而应与该城市的区位有关。”郁鸿胜说,当然,“城市群的发展,只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模式之一,并非唯一模式,关键在于因地制宜。长三角区域发展,多年来一直有着撤县建区、强县扩权等多种发展方式。详尽调查,顺势而为,因地制宜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