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刹海拟建“空中胡同”
沿街将重现明清繁华景象 官园花鸟鱼虫市场改为金融用地
烟袋斜街常年吸引大批游客。
“开发商百亿拆迁什刹海!什刹海拆走居民建会所!杨梅竹斜街拆不动了!国有公司进入旧城保护工程安的什么心!”针对微博上频出的“小道”消息,西城区昨天召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重点工程公众交流会”,就热点话题逐一答疑,并明确表示,今后会经常举办涉及文保区重大项目的公共交流活动,及时披露信息。
■关于什刹海改造
“空中胡同”纳入一期试点
昨天,“北京中轴线核心保护区什刹海地区”旧城保护示范项目规划思路在会上公布。项目实施后,什刹海区域沿街将现明清风格,并重现北中轴旧时繁华景象。目前已完成一期试点项目的整体规划方案,预计建设周期4年。
“什刹海文保区一期试点项目”范围涵盖什刹海地安门外大街、烟袋斜街及白米斜街三个街区,是“传统中轴线”与“京杭大运河”申遗的交会点。该项目选定了六个重要节点作为一期试点项目的项目支撑,包括地百联大片区、地铁八号线织补项目(“空中胡同”慢行观景区)、地安门外大街产业提升及风貌整治、鼓西项目征收、人口疏解及院落腾退等。
答疑一:83亿将用在什么地方
什刹海改造项目概算是83亿元,其中政府投入25亿元,贷款58亿元。很多人质疑这83亿元到底干什么?有关部门解释说,这83亿元很大一部分用于地安门外大街、中轴线两侧的房产置换项目。
目前很多建筑对“中轴线申遗”影响颇大,需实施改造,但是其产权分散在不同单位,政府只能通过市场行为,以资源置换、入股等方式,获得改造的权利或进入的机会。
答疑二:为何国企垄断旧城改造
为改造什刹海文保区和白塔寺文保区,市区政府成立新国企做改造实施主体,市民和专家对此质疑颇多,认为“国有公司是垄断”。对此,西城区解释说,文保区实施的项目均不以盈利为目的,所以商业资本很少进入文保区项目。目前来看,国有公司主要的投资一方面是政府投资为主体,另一方面贷款基本使用国家开发银行的政策性贷款。
■其他项目
杨梅竹斜街已腾退529户
大栅栏“杨梅竹斜街保护修缮项目”是旧城疏解人口的试点工程,从杨梅竹斜街开始,西城区不提“拆迁”字眼。它按照平等自愿、协议腾退的方式疏解居民。目前一共腾退529户,约占腾退数的30%。其中共有418户选择了房源安置,总计使用房源547套。这529户,市区两级政府投入了1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