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漳州6月16日电 (张羽 王欣)“从卡塞尔走来——漳州国际公共艺术展”16日在福建漳州的碧湖生态园开展。然而,其中一组名为《G4472》的雕塑此前预备展出时,即因为雕塑的是一男一女身着校服的“中学生”,旁若无人玩起了“激吻”,而引发不少争议。
此作品反映的是发生在一处车站的场景,意图表现现代都市众生相。而最吸引眼球的便是两个穿校服的中学生在长椅上忘我接吻,男生脸上“长着”明显的青春痘,女生表情则略带羞涩,坐在男生的大腿上;座椅旁边还放着一颗咬了一口的青苹果,一名身着警服的“男子”用错愕的眼神盯着他们。
“这样的雕塑应该不适合摆在公共场所。”一位带着孙子来公园散步的大爷,逛到《G4472》处急忙带着孙子离开。他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这样的作品摆出来给孩子看到,影响可能真不太好。
“现在还是提倡中学生不要谈恋爱,这样的作品摆出来是不是让人觉得这种现象已经很普遍,有误导作用。”公园游客卓先生表示,公园里人来人往,其中有不少是孩子和中学生,摆出这样的雕塑并不适合每一个游人。“我想作者的创作目的是好的,有自己的教育意义,但作品摆在展览馆里会不会更合适呢?”
“大部分中学生的想法都并不成熟,‘反面教材’不一定有正面效果。”大学生小刘认为,在公园里这样的作品容易给学生以负面的心里暗示,甚至可能驱使他们模仿这种行为,“既然是艺术作品,就该考虑大众的接受程度再摆放。”
《G4472》的作者柳青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其作品《13号线·2011》曾参加第四节中国青年美术作品展,并摘得优秀奖。对于自己的作品引发社会热议,这位“80后”雕塑家认为,如果一味用“羞耻的,不对的,不健康的”等否定词汇去面对未成年人的两性关系教育,可能不够妥当,“让孩子抱着无知而强烈的好奇心去自行摸索才是最危险的。”
“能不能全面客观地教育孩子建立更健康的两性关系认知,才是讨论的重点,我们要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这样的现象,才是需要反思的。”柳青说。
面对社会上关于此雕塑的讨论,柳青认为,“这恰恰是艺术的结果,有讨论才有思考,才有进步的空间。艺术家有责任提出问题引起反思。”
对于这种“思维开放”的雕塑是否该放在公共场所,有学者给出了自己的观点。“最大的问题在于中学生的服装上,容易产生标签作用。”闽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系副教授黄耀明认为,这样的作品不适合在公园展出。
“每个人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不同,有的人可能会把这当做正面宣传,而在展出时缺少对孩子的引导,孩子们可能会认为这样的行为已得到社会的默许,即使自己做了也无所谓。”黄耀明说。
黄耀明表示,“如果是纯艺术品,想怎么创作都可以,但这是一件公共艺术品,应该考虑观者的实际情况。对于艺术作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作品旁边最好能有作品解说,公众才不至于误解。”
在前一天举行的此展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表示,展出的作品可能是不尽完美的,但至少反映了多样的公共艺术方式,也希望能够通过展出对作品进行更好地打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