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从贵州移植过来的铁树。
图为贵阳园内的百合杜鹃。
必全绿化5月27日消息:北京园博园所在地原本是个大垃圾场,有很多的建筑及其他垃圾,土壤较为贫瘠,并不适合在上面直接栽种植物。园区的科研人员通过改良土壤和植物生长环境等一系列科技手段,攻克了这一难题。
在北京园博会的贵阳园内,千龙网记者看到了平日在教科书上才能看到的有植物活化石之城的珙桐、被当地人民称为红军粮的火棘、和恐龙年龄一样大的桫椤,花朵艳丽的百合杜鹃、马缨杜鹃,秀美的南天竹,以及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等,都是长势良好,引得游客纷纷驻足观赏。
据悉,在北京园博会的前期规划中,施工方对园区主要的植物分布区域的土壤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良,主要方法就是在植物栽种坑内的回填土中,加入一些有机肥和草炭,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养分含量。另外,草炭是酸性的,加入到回填土中有助于综合原本偏碱的土壤的PH值,有利于植物生长。此外,施工人员还在栽种挖坑时,将坑的面积挖的比平常更大了一些,使得植物根系周围的土壤保持疏松,有利于植物生长时的透气性。
【编辑】必全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