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全绿化12月28日消息:作为林业工作者,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最关键的是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上来,要从根本上理解和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性,把林业工作纳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局之中,进一步开拓创新,强力推进。
山西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十年九旱,缺林少绿,水土流失严重,生态问题已成为制约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障碍,生态产品已成为全省人民群众的最高渴望。山西之长在于煤,山西之短在于水,山西之基在于林,已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近几年,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工作,把林业生态建设作为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摆在突出位置来抓,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8月,回良玉副总理在国务院召开的三北防护林工作会议上,对山西林业建设给予很高评价,指出“山西对林业发展高度重视,确实支持有力,可圈可点。造林绿化成绩显著,确实令人振奋,可喜可贺。植树造林中体现的强大精神力量,确实令人震撼,可歌可泣。造林绿化有许多很好的典型,确实十分突出,可看可学。”纵观全省主要有以下做法。
高定位,把造林绿化确定为兴省之策。在2009年召开的山西省委林业工作会议上,山西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实施生态兴省战略,加快推进林业改革发展的意见》。2010年山西省人大又通过了《关于大力推进林业生态建设的决定》,将生态建设上升到法律的层面加以推进。同时省政府下发了《山西省林业生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山西省创建林业生态县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造林绿化的行动指南,提升了全省林业建设力度。
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提出,要推进城乡生态化,并把“绿化山西”放在建设绿化山西、气化山西、净化山西、健康山西“四个山西”的首位。确保每年完成营造林400万亩以上,到202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超过26%,实现“绿化山西”建设目标。省政府将造林绿化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每年拿出500万元重奖造林绿化先进单位。近年来全省每年营造林近500万亩,5年累计完成造林2378万亩,森林覆盖率年均提高近1个百分点,由2005年的14.12%提高到2010年的18.03%,成为全国森林资源增幅较大的省份之一。
大投入,每年筹资近百亿元换绿色。山西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大,要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必须增加投入。为了筹集造林绿化资金,近年来,山西采取了政府投资、企业筹资、社会集资等多元化的融资手段。首先,各级财政逐年加大造林投资,吕梁市随着财政收入增加,今年全市投资林业达20多亿元。朔州市筹措造林绿化资金达12亿元,多数县区财政投资超过亿元,最多的平鲁区超过3亿元。同时,在全省建立了省级公益林补偿基金,并将林改造林、新造干果经济林、新造灌木林列入强农惠农富民政策,予以重点保障。将煤炭企业生态环境治理保证金的20%-30%直接用于造林绿化。今年,长治市、晋城市专门出台了生态环境治理保证金政策,晋城市政府规定从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中每吨煤提取3元,作为专项造林绿化经费,全市共筹资3亿多元,造林4万多亩。其次,全省积极引导企业投入造林,全面推广“一矿一企治理一山一沟”、“挖一吨煤栽一棵树”等资源型企业反哺林业的经验。此外,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建立中国绿色碳基金山西专项,筹集4820万元开展碳汇造林。由于多元化筹资,近年来全省每年用于造林绿化的资金高达近百亿元,这在山西林业建设史上堪称罕见。
出真招,采用造林“组合拳”让山川披绿。近几年,山西省按照“山上治本、身边增绿、产业富民、林业增效”的思路,全方位推进造林绿化工作。在山上治本方面,高标准实施了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三北工程等一批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努力增加森林植被,仅“十一五”期间,全省即完成荒山造林1649万亩。
在“身边增绿”方面,山西省实施了通道绿化、交通沿线荒山绿化、环城绿化等工程,已建成森林公园111个,湿地公园36个,城市建成区绿地覆盖率达37.7%,绿化村庄1万多个,完成通道绿化2.65万公里,绿化交通沿线荒山180万亩,构成了四通八达的路网绿化带,使城乡面貌大为改观。
今年,山西省大力实施太行山、吕梁山“两山”造林工程;水网、路网“两网”绿化工程;干果经济林、速生丰产林“两林”富民工程;城市郊区、矿区“两区”增绿工程;新造乔木林100万亩、改造灌木林100万亩“双百”示范工程;天然林保护和森林资源综合保护“双保”管护工程等“六大林业工程”。目前,已高标准完成造林460万亩。
随着形势的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美丽山西的任务将更加艰巨。在新的一年,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围绕绿化山西、生态兴省目标,整体推进,区域突破,机制创新,政策跟进,促进全省林业生态建设再上新台阶。
以六大林业工程为载体,推进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林业建设是生态文明的基础,造林绿化是林业发展的根本。建设生态文明、美丽山西,首先要树立师法自然、敬天为民的理念,大力植树造林,扩大森林资源增量。2013年全省要完成营造林450万亩以上。其中“两山”造林215万亩,“两网”绿化35万亩,“两林”富民工程100万亩,“两区”增绿50万亩,“双百”示范50万亩等,为扩大全省森林资源奠定坚实基础。
以山西省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契机,打造3个林业标杆项目。一是吕梁山生态脆弱区植被恢复标杆项目,涉及全省3市23个县,规划造林736万亩,到2020年项目全面竣工,总体改变吕梁山区生态脆弱、水土流失状况,为生态脆弱区环境改善提供示范。二是重点矿区生态恢复标杆项目,以大同矿区、太原西山等18个重点矿区为实施范围,对区域内的采煤沉陷区、采空区、水土流失区、煤矸石山,实施生态环境修复,2013年完成造林26万亩,今后8年完成造林210万亩,使矿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三是通道绿化标杆项目。近年来山西高速公路快速发展,年底将突破5000公里,2015年将达到6300公里,公路绿化任务十分艰巨,今后3年还需开展通道绿化3265公里。2013年将着力推进太阳(太原至阳泉)、临吉(临汾至吉县)、汾平(汾阳至平遥)等高速公路绿化,将全省高速公路建成“绿色走廊”,形成林路相依、车在林中行、人在景中游的靓丽风景。
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增强林业发展活力。建设生态文明、美丽山西需要不断创新机制,吸引社会各界参与。目前,山西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已取得显著成效,林权发证面积已达8663万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造林绿化的积极性。今后要着力建立生态效益补偿、造林直补、林权流转、林木采伐等制度,加强合作经济组织和林权服务中心建设,真正破解群众经营难、发展难等问题。要在全省范围内试行“购买”式、开发式、合作式造林模式,对国家下达任务之外农民营造的生态公益林,经验收合格,由政府或企业进行购买,实现计划性造林向市场化造林转变。积极推广开发式造林思路,实行以绿化权置换经营权,先标准化绿化再有限性开发。同时,打破所有制界限,推进国有林场和市县合作造林,扩大造林成果,加快全省生态建设步伐。
以民生为本,大力发展林业产业。要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把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山西与改善群众生活条件、增加收入水平、提高生活质量相结合。以兴林富民为目的,大力发展民生林业。2013年,全省要发展以核桃、红枣、仁用杏为主的干果经济林100万亩以上,新育苗35万亩。同时,大力发展花卉、森林旅游、工业原料林培育、林下资源开发等产业,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力争到2020年全省林业总产值达到600亿元以上,使涉林农民收入大幅提高。
同时要进一步强化森林资源管护,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加强森林防火和有害生物防治,巩固造林绿化成果,使全省森林资源数量质量有明显提升,为三晋父老打造一个天蓝山清水秀的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