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草案》和《广州市城市功能布局规划》的报告。记者从规划部门获悉,两个规划在践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都有新的尝试,广州69%的市域面积都划入非建设用地,确保城市生态空间的严格保护与合理利用。
规划1000公里生态廊道体系
2007年,广州启动新一轮城市战略规划与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并开展了《广州市空间管制与城市增长边界规划》等生态专题研究。在生态环境容量研究基础上,制定了四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等内容,严格保护生态空间与资源。
目前,规划中将市域面积69%划入基本生态控制线,保护和形成5140平方公里的非建设用地。基本生态控制线划分为禁建区和限建区,通过管制分区来确保城市生态空间的严格保护与合理利用。
在"123"城市功能布局规划中,还确定以保护生态片区与组团隔离为基本目标的城市生态空间格局,构建以山林、水体、绿地等绿色空间为基础的生态廊道和组团隔离带,形成三纵三横、宽度三百米至一千米不等、总长约1000公里的生态廊道体系,限定一个都会区、两个新城区和三个副中心的增长边界,形成"123"城市总体布局。
规划8湿地公园49森林公园
此外,"123"城市功能布局规划还通过生态廊道和组团隔离带串联城市绿核,形成"七核九片,六廊多带"的市域生态绿地结构。规划2个自然保护区、4个风景名胜区、7个郊野公园、8个湿地公园和49个森林公园。
在对非建设用地进行刚性控制的同时,积极利用生态隔离空间,完善城市绿地系统、绿道网建设,打造"花城、绿城、水城"。构建"郊野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三级公园服务层级和网络体系,规划至2015年实现居民出行"1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另外,规划区域绿道总长度1060km;城市绿道长度1990km。
在水系方面,则凸显岭南水乡特色,建设生态水城。提高城市水面率和河网密度,规划水面率达到11%。此外,规划生活岸线总长254公里,占18%;生产岸线总长48公里,占3%;生态岸线总长919公里,占66%;港口岸线总长178公里,占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