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大发展需要大格局,大繁荣呼唤大手笔。站在历史高度的广州,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指引,全力抓好“1+15”政策文件,以推进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为契机,以对文化的地位作用、发展规律和建设使命的深刻认识和精准把握,其中的文化模块提出了培育世界文化名城的长期任务,体现出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千年羊城,南国明珠。坐拥2200多年建城史的广州,乃岭南文化中心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近现代民主革命策源地、改革开放前沿阵地,亦为中外文化千江汇流之地,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是培育世界文化名城不可或缺的文化特质与历史积淀。
广州市因此提出,以人为主体,以城市为舞台,以文化为引领,以生活为依归,确立四个主攻方向——“千年商都”,建设“文化创意之都”、“国际重大活动举办地”和“世界旅游目的地”,重点打造六张“城市名片”——“海上丝路”、“十三行”、“广交会”、“北京路”、“广州花城”、“食在广州”。商贸为经,文化为纬,借岭南特色之巧手,编织起世界文化名城之蓝图。
历史启迪未来,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民族的复兴,最终是文化的复兴。文化,具有比物质和资本更强大的力量,散发出更加恒远的魅力。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的自觉和自信,只有经济发展体现出文化的灵魂,社会发展才能进入更高的阶段。然而,在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这一世界性难题中,一些古旧建筑尤其脆弱易受冲击,老城的整体肌理保存不易。骑楼建筑、南越国遗址、水乡原貌等遗迹、遗址、史迹和景观,恰恰又是我们广州不可或缺的地域文化符号。不久前,出于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要求,市政府将中山四路农讲所附近一栋18年前获批的高层建筑项目压低,为此财政需要补偿开发商不菲的损失。政府花巨资保护文化名城,彰显其远见卓识,同时也昭示文化保护之迫切、之不易。
文化的宗旨,首在“乐”人——大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为人民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条件,保障人民文化权益,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幸福感,进而“化”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也就是说,培育世界文化名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体现在市民身上。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乘十八大春风,光大千年文脉,培育世界文化名城,只争朝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