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招标  苗木  广东  种子  银杏  山东  绿茵  北京  法桐  造林 

大运河申遗进入最后阶段 回首大运河申遗路

   日期:2014-12-31     浏览:72    评论:0    
必全绿化 2012-12-20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 (0)

  时间的脚步匆匆而过,2012年转瞬即去。2013年1月,大运河申遗文本将递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运河申遗将进入最后的申报阶段。岁末年终之际,,对大运河申遗之路进行回顾、总结、展望。

  在仔细梳理了大运河申遗征程中的大事记的基础上,本文从学术视野的角度,分别从历史溯源、价值分析、理念革新、立法思考、文化解读、保护构想等诸多方面总结了人们对运河研究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认为:历史溯源再现运河脉络;价值分析确立运河地位;理念革新焕发运河生机;立法思考确保运河长流;文化解读丰富运河内涵;保护构想关涉运河走向。本文还提出了申遗背景下的大运河现存问题,并对大运河申遗的未来进行了展望。本文认为,大运河申遗存在的问题有:“活态遗产”的申遗标准需要深刻理解;真实性与完整性的还原任重道远;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有待突破;流域环境污染整治形势严峻;管理协调机制亟待健全。深入思考这些问题,着力解决这些问题,不仅会有力推动和加快大运河申遗工作,而且必将提升我们的认识境界,促进相关工作的改进。大运河走过6年申遗路,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申遗是过程,保护才是目的”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在中国政府和民众的理性爱护和热情参与下,我们坚信:大运河申遗的目标一定会实现!大运河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历史的彩笔,曾经在中国的版图上勾出浓重的一划,这一划长1794公里,绿波荡漾,名叫京杭大运河。她的诞生,直接成就了中国唐、宋、元、明四朝鼎盛繁荣的局面,见证了人间的沧桑巨变。直到今天,大运河那无与伦比的南北贯通作用依旧滋润着沿途的大小城市。

  开掘于春秋、完成于隋代、畅通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繁荣于明清的京杭大运河,在贯穿整个中华文明史的同时,更贯通了南北的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她犹如丝丝血脉,滋润着沿途的大小城市,成为闪烁的串串明珠和富庶的经济中心,并且构成了独特的自然风情、人文景观和民俗风韵,成了2000年来中华文明史中的重要内涵之一。1.大运河踏上申遗之路(2006年—2008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11月16日在巴黎通过了《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决定将国际公认的、具有杰出和普遍价值的文化古迹与自然景观,作为全人类的共同财产加以保护管理,传给子孙后代。1985年12月12日,我国正式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成为缔约方。1987年,中国开始遗产申报工作,同年12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十一届全体会议上,首次将中国的故宫博物院、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泰山、长城、秦始皇陵(含兵马俑坑)、敦煌莫高窟6处文化与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999年10月29日,中国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

  京杭大运河与万里长城、埃及金字塔和印度佛加大佛塔并称为世界古代最宏伟的四大工程,但至今唯独京杭大运河是活着、流动着,并且仍在发挥价值的文化遗产。20多年前我国申报长城等第一批世界遗产时,专家们就提出了“大运河申遗”的建议。但当时一些观点认为“文物是固定的,运河是流动的”,而且一些河床已经干涸、部分河段污染较重、一些河道已经改变,因此大运河不适合申报世界遗产。大运河申遗的事情也就因此耽搁下来。

  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遗存运河和文化线路作为新的世界遗产种类列入其中后,再加上国外运河成功申遗的先例,著名学者郑孝燮、罗哲文、朱炳仁以《关于加快京杭大运河遗产保护和申遗工作》为题,联名致信18个运河城市的市长,呼吁加快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认为:“站在历史的高度来看,京杭大运河的价值和风貌千万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断流。” 2006年

  3月, 58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向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提交《应高度重视京杭大运河的保护和启动申遗工作》的提案,呼吁启动对京杭大运河的抢救性保护工作,并在适当时候申报世界文化遗产。2006年5月,全国政协组织委员和专家考察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活动的情况,对运河全线进行调查研究,并通过《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杭州宣言》。《杭州宣言》呼吁:第一,唤起公众对大运河重要地位和多重价值的重新认识,进一步增强各级政府的保护意识;第二,从国家战略高度,建立统一的协调机构,制定法律法规,统筹保护与发展规划;第三,重视启动大运河申遗工作,以创新的思路,正确处理自然遗产、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第四,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收集资料,摸清家底,开展调查研究和价值评估工作;第五,贯彻科学发展观,关注大运河的整体风貌,维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标志着中国对于京杭大运河申请加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梦想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6月,京杭大运河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月,北京通州举办了京杭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

  12月,国家文物局公布了重设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将原先榜上无名的京杭大运河列在首位。

  2007年

  4月,国家文物局发出《关于做好大运河保护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的通知》。

  6月,大运河保护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协调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旨在全面推动大运河保护工作有序开展,研究并确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大运河申遗工作协调机制,为大运河申遗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9月,扬州成功举办了首届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40多个中外运河名城的市长和有关国际组织的代表出席。会上,中国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公室在扬州大运河东关古渡正式揭牌,标志着大运河申遗进入实际操作阶段;中国大运河沿线20余个城市的市长签署《世界运河城市可持续发展扬州宣言》,明确提出“尽一切可能,把科学合理地保护、利用运河,促进运河与城市和谐发展作为神圣使命和永恒目标”,这可以视为大运河申遗的庄严誓言。同时,国家文物局正式发文,确定扬州市作为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牵头城市。

  2008年

  3月,国家文物局在扬州召开了“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工作会议暨大运河保护规划编制研讨会”。会议建立大运河申遗城市联盟,达成“大运河保护与申遗扬州共识”。会议还根据有关专家的建议和论证,将通往河南洛阳的隋唐大运河整合进来,将“京杭大运河申遗”改称为“中国大运河申遗”,涉及城市扩大到33个。

  6月,全国政协组织委员和专家分三路追踪考察浙江、江苏和山东的大运河沿线,目的是加强和协调各城市申遗筹备各项工作的指导和落实,同时也希望通过调研扩大申遗城市的范围,保持运河线性文化遗产的整体性。

  9月,为有效推进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确保沿线30多个地级市按照统一标准和要求在1年内高质量地完成大运河遗产第一阶段保护规划编制任务,大运河遗产第一阶段保护规划编制工作会议在江苏扬州召开。此次会议既是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编制要求说明会,也是大运河保护与申遗下阶段工作的部署会。大运河沿线各地代表及相关专家出席会议,共享课题研究成果,共同推进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编制工作。

  11月,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工作专家组成立。为指导大运河申遗工作科学推进,探索和开创符合大运河遗产特点的申遗路径,并为申遗文本编制、保护规划编制提供全面的学术支撑,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公室成立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工作专家组,专家组学科构成包括文物、历史、遗产保护、水利、交通、规划等方面。针对大运河申遗工作中的专业和学术问题、大运河申遗文本编制、各地规划编制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专家组及时发挥咨询作用,联合申遗办将以学术会议或其他形式,组织举办与大运河申遗有关的科研活动和专家论证,积极有效地推动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工作。 2.大运河申遗全面启动(2009年—2010年)

上一页1 2 下一页
【编辑】必全绿化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济南森林苗木种植销售中心
济宁市金彪园林种植基地
育美花卉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五常市显和绿化苗木繁育基地
注册>最新加入
最新展会
网站首页  |  在线发布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会员注册  |  广告列表  |  汇款方式  |  投稿中心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