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全绿化11月26日消息:立冬已过,天气渐冷,但全省各地营林造林的热潮并未退去。11月23日,记者在太原东山上看到,造林专业队正忙着修筑鱼鳞坑、保水堰,为明年春季大规模造林做准备。由于营造林机制不断创新,山西省造林绿化步伐不断加快,各地造林的积极性高涨,林木成活率不断提升。截至10月底,全省已完成营造林437.4万亩,占年度任务452万亩的96.8%。
为加快生态建设步伐,山西省各地结合实际,大胆创新营林造林模式,为造林绿化注入活力。目前四种创新模式正在全省各地推广。第一种模式是“政府引导、捆绑资金、林业规划、专业施工、规模推进”。永和县的芝河源头造林绿化工程,按照“综合整治、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办法,捆绑了林业、水利等资金,由林业部门规划,专业队实施,规模化推进。目前工程区已经栽植侧柏大苗10万株,容器苗20余万株,刺槐180余万株,核桃3000余亩。
第二种模式是“政府出资、公司经营、模式管理、签订合同、园区示范”。太原市规划建设了一批城郊森林公园,目前已吸引12家企业参与林业工程建设,总面积达24万亩。霍州市、尧都区政府以每亩100元至500元的价格反租农民土地营造核桃林,统一管理经营3年后,交由农民自行经营管理,所得收益全部归农民所有。
第三种模式是“大户牵头、土地流转、统一栽植、农民分红”。乡宁县煤炭企业家李金才在2010年4月成立双凤祥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双鹤乡双凤淹村为中心,流转和承包25个自然村的耕地、林地、四荒地53平方公里,实施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包括核桃栽植、核桃深加工、生态养殖等,总投资9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1.46亿元,栽植核桃2.2万亩,仅今年就栽植36万株。
第四种模式是省直林局采取“群众出地、林局造林管护、比例分成”的合作造林模式,大力实施“两山”造林工程和“双百”精品工程建设。位于大同的杨树局在造林中采取55的比例,即每造2亩林,群众得一亩,林局得一亩,实现了“林局不白干、群众也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