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全绿化11月13日消息: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深圳经过32年来的高速发展,已成长为一座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列、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城市。32年间,深圳始终将绿化作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的一个重要抓手,坚持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道路,初步建立了与现代化城市相适应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城市绿化管理模式,基本形成了植物多样、绿量充沛、具有南亚热带海滨特色的城市绿化格局,整体水平达到全国一流。
初到深圳的人,会惊讶于这座城市有如此多的公园和绿地,近2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半被绿色渲染着,无论是一年四季都繁花似锦、绿树婆娑的深南大道,还是闲适幽静的街巷社区,处处展现着人与自然、城市与环境的和谐之美。
而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早已习惯了“开门见绿,出门入园”的生活环境,晚饭之余,在小区花园或社区公园里散散步,工作一天的疲惫就此消去;周末,和家人一起到莲花山、深圳湾公园呆上半天,尽享生活的惬意;长假里,驱车羊台山、仙湖植物园等郊野森林公园,更能亲山近水,感受自然之美。一面是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一面是绿化事业成就斐然,32年间,深圳在经济增长和宜居至上间走出了一条均衡发展的道路。
高起点的城市总体规划,为城市绿化绘就美好蓝图
1986年,深圳在第一个城市总体规划中选择了一个当时非常罕见而富有弹性的空间发展模式——带状组团结构。正是这个结构强大的弹性和适应能力,使深圳避免了城市扩张的连片无序蔓延。
在这个规划中,对城市绿化最具影响力的指标是:各组团之间预留400~800米绿化隔离带,城市主次干道一律预留10~50米绿化带,借此形成完整的城市绿化骨架和道路绿化网络,这成为30多年后深圳城市绿化的基本框架。
在后期的若干次城市规划修编中,深圳始终坚持和发展组团结构、组团隔离、组团连接、组团特色,逐步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西、中、东“三轴”和南、北“两带”为基本骨架的“轴带组团式”城市空间结构。通过组团间绿地防护带的有效隔离和交通网络的支撑,克服了城市超快速拓展的压力,构建起自然与城市和谐交融的多中心带状山海城市形态,为深圳城市绿化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空间。
此后,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发展目标,深圳对绿地系统规划进行过3次修编和调整,特别是2004版《深圳市绿地系统规划》首次突破了城市建成区的界限,对全市域生态系统进行了系统规划,为城市绿化特区内外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该规划将市域生态绿地系统分解为“区域绿地、生态廊道系统、城市绿地”三个基本组成部分,通过规划建设8处区域绿地、16条城市大型绿廊,将城市中逐渐岛状化的大型生物栖息地有机联系起来,形成连续的生态绿地网络系统,为城市提供了良好的生态屏障。
在“资源、人口、环境、土地”四个难以为继的条件下,2005年,深圳创造性地提出“基本生态控制线”概念,将全市域将近一半的土地划入控制线内,设为禁建区。率先在国内通过政府规章明确保护的城市生态控制界线,既保障了城市基本的生态安全,更实现了从“规划建绿”向“规划护绿”的转变。
质变:从“绿化与景观”向“宜居与生态”
1979年,深圳建成区的绿化覆盖率还不足10%,人均公共绿地为2.5平方米。到2011年底,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5.0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5平方米。早在经济特区大规模建设之初,深圳就编制出台了《深圳市城市绿化规划和实施方案》,以政府行政命令的形式,确立了“规划一片、建设一片、绿化一片”的建设原则,确保了城市绿化与城市建设的同步实施。在建设资金筹措上,深圳明确规定:在新建、扩建项目中,应从总投资中提取3%~5%的资金作为绿化专用款。
当时,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深圳运用自身的政策优势,采用“内引、外联”的模式,鼓励并引导各种所有制经济实体投资建设旅游景区、度假酒店等,极大地促进了旅游度假村、主题公园等经营性绿地的形成,与公共绿地建设形成齐头并进、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随着香蜜湖、银湖、西丽湖等旅游度假村及华侨城系列主题公园的开发建设和成功经营,深圳由一个景观及旅游资源相对稀缺的城市迅速成为全国重要的旅游城市,“锦绣中华”等一系列“主题公园”和精品园林成为深圳响亮的城市名片,也初步树立了城市绿化的“深圳”样板。
在这种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共同建设的城市绿化模式的推动下,城市绿化主要指标快速提高。到1994年,城市绿化覆盖率增加到52.4%、人均公共绿地达到34.9平方米,接近同时期的国际先进水平。15年的时间,深圳就实现了“园林城市”的梦想。
1995年起,深圳市委、市政府确定了把深圳建设成为区域性经济中心,园林式、花园式城市,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战略目标,以“花园城市”建设作为提升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将城市绿化事业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以1997年香港回归为契机,深圳开始了开展了大规模的城市绿化美化行动。通过大力营造山地生态风景林、在城市绿地中进行复层配置、广泛种植美人蕉和市花簕杜鹃、对广深高速深圳段和深南大道等30多条主要道路的绿化带进行彻底改造、对全市重要的立交桥进行垂直绿化等一系列的城市绿化规模扩张和景观提升行动,2000年深圳获得国际“花园城市”的殊荣。
2004年9月,以《生态园林城市与可持续发展深圳宣言》为标志,深圳拉开了生态园林城市创建的序幕。在随后的近7年时间里,围绕这一总目标,深圳开创性地提出了三级公园体系;在全国率先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出台了《深圳生态市建设规划》和《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市的决定》;修订了《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建立了环境优先的法律原则;全面提升城市绿化品质,打造动感绿都。
随着深圳发展模式从“速度深圳”向“质量深圳”转变,生态城市成为这座城市发展的战略选择,而城市绿化也开始从只关注“绿化与景观”向关注“宜居与生态”的质变。在土地资源匮乏、发展空间有限的情形下,30多年来,深圳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增加综合公园、森林公园和郊野公园及社区公园的数量,把公园建设作为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升市民“绿色福利”指数的一项重要举措。
1983年,深圳市政府决定兴建人民、洪湖、儿童、荔枝、仙湖等五大公园,这是深圳规划建设的首批公园。随着“全民共建花园城市”活动的开展,经济特区掀起了大规模的绿地建设和街道绿化的高潮。
在创建公园之城的道路上,深圳率先免费向市民开放市政公园,大胆还原市政公园的公共福利性质;率先实现了绿地养护管理、监督管理和养护作业的分离,通过公开招标,实现了公园绿地管理养护的社会化、专业化。
2002年以来,深圳连续多年开展“公园建设年”活动,从2001年公园数量135个、面积3313.6公顷,猛增到2011年的公园数量800多个、面积21900公顷,10年间,两项指标剧增6倍多。
2004年,深圳在绿地系统规划修编中,首次完整地提出了森林公园、郊野公园——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三级公园建设体系。寸土寸金的深圳正在酝酿一个计划:让人们在500米内能见到一个社区公园,在2~5公里内有一个城市专类公园,在5~10公里内有一个综合公园。
随着“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公园网络体系基本形成,深圳“公园之城”的轮廓已展现在人们面前。在公园的管理和服务上,深圳的城市管理者也常有创新之举:一年一度的“公园文化节”,定期举办“一园一特色”主题花卉展览活动,“五星级公园”的评选活动,体现出公园管理者浓郁的人文关怀和服务意识。
在道路绿化上,32年间,深圳经历了从单纯简单绿化到绿化与美化并存,再到自然生态阶段的变迁,形成了深南大道、滨海大道、宝安大道等具有深圳本地特色,在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道路绿化模式。
如今,深圳道路绿化呈现出十分鲜明的特色:植物景观特色鲜明,色彩丰富;注重层次搭配,讲求生态效益;人行道树种类丰富,遮荫效果明显;立交桥绿化形式多样,桥体景观良好。这种特色的形成,同样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时代特征。
上世纪80年代,深圳处于城市发展初期,设计人才奇缺,道路绿化多采用非常简约的设计手法,以达到快速绿化的目的。进入20世纪90年代,深圳道路绿化进入“东西融合,多元发展”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深圳大胆借鉴国外现代景观设计理念,强调园林绿化景观的开放性、外向性与现代城市景观融合。道路绿化设计多以植物组团结合抽象图案、动感流畅的植物色块和线条,体现运动中的观赏效果。滨海大道以棕榈科植物为主营造的热带滨海风情、深南大道绚丽多彩的规则式模纹花坛与城市轮廓线的相互映衬,都体现了上述设计思路。深南大道也因其具有国际水准的绿化景观而成为深圳的城市名片。
以2004年深圳“生态宣言”和2006年“节约型园林”的提出为标志,深圳城市绿化建设和风景园林设计领域的“景观至上、追求奢华、崇尚气派”的风气逐渐消退,以自然、生态理念为主导的绿化模式得以确立。这一阶段,深圳在绿化设计中更多地采用了模仿自然群落的植物配置模式,更多地注重单位面积绿量,以有限的绿化空间实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其中,道路绿化中复层混交的植物配置形式成为深圳道路绿化主要景观特色。深南大道华侨城至深南南海立交段的绿化改造以及宝安大道的绿化隔离带的建设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这种接近自然群落的植物配置模式得到了住建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专家组的高度评价。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深圳还创造性地提出了生态风景林的理念,自1998年开展生态风景林试点以来,已建成生态风景林面积16877公顷,初步形成了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的森林生态景观和多功能、多效益的生态混交林种群,实现了改善城市背景森林景观、提升森林生态效益的目标。
创新:政企分开、管养分离
深圳30多年城市绿化事业成绩斐然,其中一条最重要的经验就是,始终坚持改革和创新,努力探索城市绿化管理的新模式。通过1992年在全国率先实行“政企分开”和1997年在全国率先实施“管养分离”两项重大改革,初步建立了与现代化城市相适应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高效运行的城市绿化管理模式。
1992年,深圳以转变职能和政企分开为重点,将城市绿化的政府职能从市园林总公司中划出,由深圳市城市管理办公室接管,在全国城市绿化行业率先实现了政企分开。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是一次里程碑式的改革,比内地多数城市的改革早了将近10年。而实践证明,这次改革为深圳城市绿化行业随后十多年的超常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体制基础。
1997年,深圳又率先实施公共绿地养护“管养分离”改革,对深圳市城市公共绿地的养护工作,实行公开招标,由绿化企业竞争承包,实行专业化管理;对公共绿地实行分类分级管理。根据管养路段和地点的重要程度以及管养植物的种类制订绿地分类标准和相应的管理标准,分类分级进行承包和管理。同时推行绿地养护质量末位淘汰制度,按绿地养护规范每个季度检查一次,根据四个季度检查结果进行排位,年底淘汰排在最后一位企业,重新进行招标。
在国内城市绿化系统内,深圳首创的“管养分离”改革在很长时间被作为“深圳经验”加以推广。改革与创新带来的另一个收益是,深圳风景园林行业由此获得了一个巨大的发展机会和广阔的施展平台。随着城市绿化工程建设市场的率先开放、市场机制的逐步发育以及市场竞争的白热化,深圳风景园林企业比国内同行业较早经受了市场经济的挑战和磨练,成就了一批在国内同行具有相当影响力的规划设计和工程企业, 2009-2010年度中国城市园林绿化企业综合竞争力前50名中,有5家来自深圳。在深圳中小板市场上市的4家园林企业里,有1家来自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