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博爱林场的领导和同事们一起将孙加成送回他位于金城乡南庄村的家里
“再见了,伙计。”10月23日,孙加成最后一次巡山,不忘再看一眼35年前自己亲手种植的柏树
即将离开工作了37年的林场,孙加成不禁潸然泪下
必全绿化11月7日消息:10月25日,年满60岁的孙加成离开了他工作、生活了37年的林场,退休回家。“舍不得、舍不得”,这是他退休后,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孙加成是河南省博爱林场一名普通的护林员。1976年3月,在他的父亲、博爱林场护林员孙玉贵的请求下,他与另外38人一起被招收为林场正式职工。因为林场条件太差,3年后只有9名工人留下。从此,孙加成和父亲以及其他工友们一起,开始了抚育、护林、防火工作,这一干就是37年,他也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林二代”。
孙加成的家离工作岗位有50多公里的路程,这里交通极不方便。每天吃过早饭,孙加成都会在后背别一把斧头,拿一把镰刀,带上些干粮和水,然后一个人走进深山巡护。他住的是用石头垒的矸棚,照明用的是自己做的煤油灯,做饭要从家里带来米、面、油,担水需要往返一个小时,如果有幸逮只野兔改善一下伙食,那便是最开心的事情了。
他巡山护林的范围5000多亩,转上一遍需要半个月。为了干好护林工作,孙加成常年吃住在山上,很少回家。为此,他自编了一首打油诗:“荒山秃岭石头多,一出屋门就爬坡;独住深山思家乡,只因工作无奈何。”
37年来,孙加成做了两件事:一件是植树,从24岁开始,他便与工友们一起上山种植柏树,如今秃石山已变成了林海;一件是护林,从40岁开始,他每天巡山护林15公里-20公里,先后用坏了3个军用水壶、7部收音机,穿烂了不计其数的军用黄胶鞋。他还经历过与豹子、狼、黄羊、猴子等野生动物的近距离接触,也用汗水和心血浇灌了林区的一草一木,与它们一起成长、成熟、慢慢变老。
经过两代林业人的努力,博爱林场的森林面积现已达到2.7万亩,并已纳入国家重点公益林区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