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全绿化11月7日消息:近年来,山东青州的蝴蝶兰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长江以北最大的蝴蝶兰产区之一,无论从业者数量还是企业单体生产规模,较前两年均有明显上升。然而,当地企业并不满足于此,日前记者在青州的蝴蝶兰企业走访中发现,不少企业都计划进入组培苗生产环节,意图由成品花生产向种苗生产转型,希望在蝴蝶兰种苗供应链条上获取更多的主动权与话语权。
规模扩增,初具转型条件
由于当地花卉生产者对蝴蝶兰市场前景保持乐观,越来越多的青州农户不断加入到成品花生产环节中来,青州的蝴蝶兰成品花产量也由几年前的一二百万株增加至目前的400万株以上。不过,与成品花生产的庞大规模相比,青州的组培苗生产能力还较为孱弱。据悉,目前青州拥有组培设备的蝴蝶兰企业仅有青州科隆园艺、青州绿圣兰花研究所、山东今日禄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几家,每年组培苗的生产量不超过100万株。
情况正在发生变化,除了科隆园艺表示要逐步扩大组培量之外,青州亚泰花卉有限公司等新加入的企业都把目光瞄向种苗组培。记者在青州亚泰花卉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内看到,新规划的温室大棚正在紧张施工中,公司总经理董春燕告诉记者,公司除了要新建20余万平方米的生产、展示温室外,还准备建设1000余平方米的组培室,届时将与业内企业合作生产蝴蝶兰组培苗。董春燕表示,目前公司的蝴蝶兰品种储备已经达40多个,具备进入组培环节的基础。青州市科隆园艺种苗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文忠也表示,明年组培苗的生产将由目前的不足50万株上升至60万株,后年将达到100万株。
为何原本只从事成品花生产或种苗销售的企业会紧盯组培这块蛋糕?一方面,将如此大的市场拱手让给福建等地的种苗生产商,让羽翼日渐丰满的青州蝴蝶兰企业心有不甘;另一方面,在农户的不断冲击下,企业生产成品花已经没有任何优势,加之一些大户直接从外地购买瓶苗,这些销售1.5寸、2.5寸规格种苗的企业不得不未雨绸缪。王文忠告诉记者,他一直呼吁青州更多的人参与到种苗环节中,因为明年青州的蝴蝶兰成品花产量将有望超过600万株。“在青州直接生产组培苗,可减少对外地种苗的依赖,市场优势非常明显”。
当地生产者认为,随着青州蝴蝶兰成品花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政府推动建设种苗中心也是青州蝴蝶兰转型的重要条件,现在唯一欠缺的就是组培技术的普及。董春燕认为,“摸索几年便可逐渐成熟”。
困难不少,前景难以明朗
虽然青州蝴蝶兰企业对于未来很看好,但事实上,从成品生产向种苗生产转型的“算盘”并不好打。从青州的种质资源、技术基础等条件衡量,当地企业一窝蜂地进入组培苗生产环节,形势未必乐观。首先,青州蝴蝶兰种质资源储备并不强大,很少有企业拥有蝴蝶兰育种经验,其组培大多数是从外地购买花梗,即使有品种储备的,由于组培苗至少要到两年后才能进入成品花生产环节,届时一旦需求发生改变,很有可能希望满满转为压力重重。这一点从今日禄禧就可以看出来:由于此前的品种选择有误,其组培的几十万株‘火鸟’目前销售得并不好,现在正将1.5寸规格的苗换盆成2.5寸规格。销售经理杜晓映无奈地表示,虽然这批苗子质量很好,但现在只能在温室里养着,如果卖不出去,就只能自己消化,转而生产成品花。她感慨道:“虽然目前公司已经掌握了组培技术,但研发技术还不能保证!”
这些年一直在进行品种储备,并已培育出自有新品种的烟台市农科院园林花卉研究所所长刘学庆认为,组培不是说上就能上的,靠购买花梗组培不是长久之计,一方面品种会永远落于人后,另一方面,一旦组培规模过大,拥有种质资源的商家就不会再卖花梗。
另外,虽然青州的蝴蝶兰生产户数量庞大,似乎种苗不愁卖,但与福建等地成品花生产户会尽量错开品种并商议价格相比,青州农户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在目前花卉市场消费疲软的情况下,相互压价的情况时有发生,如果成品花价格持续下降,则可能导致农户大量退出,届时种苗企业也可能骑虎难下。
青州鲁花苑花卉园艺场几年前就已从蝴蝶兰转向大花蕙兰、石斛兰、文心兰等花卉,负责人单连娟认为,蝴蝶兰企业在成品花生产方面与农户比没有任何优势,风险反而很大,农户一旦甩货,对企业的冲击是致命的。有这样想法的青州蝴蝶兰生产企业不在少数。一旦种苗生产完成本地化,其价格必定下降,有可能吸引更多的农户加入到成品花生产环节,届时成品价格一落千丈并非不可能,而青州蝴蝶兰“大户”的组培计划也很有可能因此遭受重大波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