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产了15吨板栗,毛收入差不多有10万元。”在云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农民胡云祥告诉记者,2003年他将承包的123亩山地全部退耕,如今栽种的板栗有了好收成,加上退耕还林的国家补助,一家四口的生活大为改善。
和胡云祥一样,全国已有千万计的农民受惠于退耕还林工程。记者日前采访了解到,我国退耕还林工程十余年来坚持兴林与富民并重,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显著。2007年以来,我国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效益也正逐步显现。
为应对盲目毁林开垦和进行陡坡地、沙化地耕种引发的严重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维护生态安全,上世纪末我国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国家林业局提供的数据显示,1999年到2011年,全国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任务2894.4万公顷,相当于再造了一个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占国土面积82%的工程区森林覆盖率平均提高3个多百分点,昔日荒山秃岭、满目黄沙的面貌得到了改观。
2007年,国务院决定将退耕还林工程转入巩固成果阶段,提出了确保退耕还林成果得到巩固和退耕农户长远生计得到有效解决两大目标,延长了对退耕农户的直接补助政策。国家统计局监测结果显示,截至2011年底,工程区退耕还林面积保存率达到98.9%,风沙危害不断减轻,水土流失明显减少。
退耕还林工程在改善生态环境、维护国土生态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更加注重退耕农户的生活保障,成为一项重大惠农工程。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我国退耕农户户均累计得到7000多元的补助。
记者近日在云南省采访了解到,2000年以来云南累计完成国家下达的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任务1732.1万亩,涉及130万退耕农户,退耕农户户均获得退耕还林补助累计达9462元。仅新平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2002年到2011年就兑现各种补助资金1.3亿多元,惠及11039户退耕农户。
“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不仅使3200万农户、1.24亿农民从政策补助中直接受益,同时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培育了生态经济型的后续产业,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为增加农民收入开辟了新途径。”国家林业局退耕办有关负责人说。
重大生态工程需要落实大投入。2008年到2011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专项资金462亿元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截至去年年底,项目区累计建成稳产高产基本口粮田2653万亩,解决了近2000万退耕农民的吃饭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农民收入和生活方式都有较大改善。统计显示,2007年以来,退耕农户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11%,比全国同期水平高出1.4个百分点。很多农户用上沼气池、节煤节柴灶、太阳能灶、太阳能热水器,生活方式发生可喜变化。
国家林业局退耕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根据现有退耕还林政策标准和已完成任务测算,退耕还林中央总投入将达4300多亿元,其中到2011年底中央已投入2980亿元,2012-2021年中央还将继续投入1400多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