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沉淀池中乌黑发臭的污泥,经过生物发酵、腐熟等工艺流程后,就奇迹般地转化为优质园林绿化有机肥料。由东莞本土园林企业圣茵公司研发的“年消减10万吨以上城市污泥产业化项目”,近日获得国家发改委135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并将在下个月举行的中国(东莞)国际科技合作周上同战略合作伙伴签约。此项技术被认为开了市政污泥资源化利用的先河,市场前景广阔。
污泥来自污水处理厂
位于广深高速公路道滘镇大鱼沙段一侧的圣茵公司厂区,遮阳棚下,黑色的污泥堆成1米多高的条垛形。“这些污泥来自污水处理厂,添加了微生物菌种、营养液之后,再经过10天左右的自然发酵,就可以用来制造有机肥了。”圣茵公司技术负责人张别鱼介绍,以往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副产品主要采取填埋等方式进行处理,不但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也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
在加工车间,圣茵公司技术合作方、农冠生物科技负责人陈福元向记者展示了以市政污泥为原料的有机肥成品,这种肥料已经闻不到污泥特有的恶臭味。陈福元表示,采用新型无害化高效发酵腐熟设备,可以杀死污泥中的有害菌、草籽等。对于已经自然发酵过的原材料,一天时间即可将其转换为成品有机肥,每台设备日产肥料30吨左右。
8年研发耗资1600余万元
“我一个做花卉园林工程的,转向市政污泥处理,起因是为了解决自己公司的用肥问题。”圣茵公司董事长周世明说,公司以往使用外购的复合肥,仅此一项每年就需要投入一两百万元。2004年,她开始尝试将污水处理厂清理出的污泥用作花肥,她聘请中国农科院教授担任项目负责人,主攻城市污泥资源化利用课题。
“随着研发投入不断加大,感觉自己也陷入到烂泥坑里,拔不出脚来了。”周世明表示,从制出第一批有机肥到得到市场认可,她的团队共耗时8年,研发花费达1600余万元。2011年5月,圣茵公司研发的“城市污泥无害化与资源化利用一体化技术”通过广东省科技厅成果鉴定,取得相关技术专利5项,今年又获得国家发改委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备选项目的135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圣茵跳出了“泥坑”。
在11月份将举行的中国(东莞)国际科技合作周,圣茵公司将同台湾大自然环保科技公司、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签约,为市政污泥资源化利用打开更大空间。
小账本
污泥有机肥省钱超2/3
“这两年我们在绿化养护工程中,使用污泥加工的有机肥比例占到70%以上,节约用肥开支超过2/3。”周世明表示。“与市场上每吨2000元至4000元的复合肥相比,市政污泥加工成的有机肥价格优势十分明显,每吨售价仅为400元至600元左右。”圣茵公司技术负责人张别鱼说。
专家说法
污泥转换有机肥有赖政府扶持
中国农业大学生态科学与工程系主任李季指出,全国有污水处理厂3000多座,日常产生的市政污泥处理率仅20%左右。市政污泥较多采用的处理方式为填埋、焚烧、生产沼气、堆肥等,相对于前几种方式,堆肥处理成本较低,而且可以实现资源化循环利用,增加土地的有机质。目前,市政污泥转换为有机肥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只要是来自生活污水的污泥,就不用担心转换的有机肥重金属超标问题,应用前景广阔。但该项目的推广有赖于政府提供政策扶持和资金补贴,仅靠企业投钱很难快速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