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关注的人与事,社交网络会告诉我。我每天也会把认为值得关注的人与事,转发和分享给微博好友。”每天早上,通过微博等社交网络获取信息、与朋友交流,已成为湖南大学24岁博士生张根宝的习惯。
对于中国年轻人来说,在互联网上与人交往和建立社交圈,由此充实自己的生活,参与社会活动,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艾瑞咨询最新发布的《2011年中国社交化电子商务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社交网络的用户规模已经达到3.7亿,较2010年增长17.6%,预计到2014年这一规模将达到5.1亿。
近年来,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等受到更多关注,越来越多年轻人通过微博分享和传播新闻,形成热点话题。最终,这些热门话题通过搜索引擎被更多人关注。
|
“只要动动键盘和鼠标,便可以轻松地通过发帖、转发、评论来分享传播自己喜欢的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不论身在何处,可以随手通过手机和IPAD,随时与朋友交流。”来自长沙的记者龚义群是一位微博达人,她认为,社交网络不仅让年轻人获取最新信息,发表意见,还能发起各种活动。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公共意识不断提高,网民特别是年轻网民参与社会管理的热情也日益增加。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副教授张晓红说,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已经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社交网络创造了一种独立于现实社会的虚拟社会,大大增强了社交网络大众媒介属性。民众表达的渠道得到拓展,人们的诉求得以在更大范围内释放。
去年春节期间,有网友在微博上发起“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活动,引发网络强烈反响。
在“微博解救乞讨儿童”与之后的“微博打拐”活动中,大量学生参与到“随手拍”活动中,各地公安打拐部门也纷纷通过微博挖掘线索,取得了大量成果。“微博打拐”事件成为网友、政府、社会的一次良性互动,推动了事件的解决。
湖南大学传媒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梅文慧认为,通过社交网络,网民对各种社会热点,积极发表意见。通过公众的广泛参与,在突发事件和热点舆情中,容易形成公共舆论压力,对中国社会生活各领域产生日益深刻的影响。
专家认为,和过去单向传播的传统媒体相比,社交网络海量信息碎片化,声势大,透明度高,转移快,互动性强。它聚合了海量的线索与分散的网民智慧,年轻人越来依赖于网络社交媒体获取信息,表达诉求。
目前,社交网络上的意见市场已在悄然转变,专业透彻的分析、理性的公民行动被越来越多的参与者效仿。其中,年轻网民的声音正在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记者帅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