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此后,生态建设成为地方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议题。对于延边地区来说,生态是延边最大的特色、最大的优势,为延边州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和环境保障。
2012年1月,中国共产党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第十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建设生态延边的战略,即努力把延边州建成全国一流的生态区、宜居区。具体规划是:延边州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城乡面貌大幅改观,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城市绿化率达到45%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森林覆盖率保持在80%以上。
如今,延边州正面临从工业文明过渡到生态文明这一历史性机遇,如何继续发挥延边的生态优势,成为延边州建设的重要课题。
延边目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延边州地貌呈山地、丘陵、盆地3个梯度分布,素有“八山一水半草半分田”之说。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地域辽阔,耕地面积23.3万公顷,占土地面积的5.5%。地处长白山区,素有“长白林海”之称,森林覆盖率达80.3%。境内有大小河流487条,水能蕴藏量141万千瓦。野生经济植物达1460余种,其中药用植物800多种。截至2007年底,延边州共建成7个自然保护区、16个环境优美乡镇,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7个。从“十五”开始,延边州工业发展较快,但也造成了一些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
矿产资源开发开采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矿产资源开发在延边州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全州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然而,由于开采方式、处自然环境条件不同以及开发和管理水平的差异,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复杂多样。
主要问题有:大面积井下开采造成的地面塌陷、沉陷、地裂缝;露天开采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地面塌陷;矿山废渣、尾矿和排土场不合理堆放,造成水土污染;四是矿山闭坑后尾矿坝无人维护和管理,给下游带来潜在威胁。
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突出。延边州面源污染具有排放分散、排污随机、不确定、不易监测等特点,使得对面源污染的管理成本大大提高。
突出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化肥、农药施用量偏大。农药、化肥和农业用地膜等农用化学品的大量使用,在促进农业增产、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也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在调查过程中村民也坦言,随着生活质量的改善,许多原本由人工来进行的生产活动也改为采用化学的手段。譬如为庄稼除虫除草,以往均是由人在田间地头进行劳作,现在则在庄稼仍为幼苗时就喷洒农药进行根除,不仅污染农田土壤,还通过雨水等造成对水体的污染。
二是畜禽污染物排放量大。近年来,延边州禽畜养殖发展迅速,随之带来的粪、尿、有机废水等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日益突出。在一些地区,畜禽养殖污染成为水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
三是垃圾、生活污水污染突出。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随意倾倒、随地丢放、随意排放。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遭受破坏。随着长白山生态旅游业蓬勃开展,自然生态环境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一是破坏植被,危及生物多样性。一些生态旅游区在建筑宾馆和其他设施时,砍伐森林,造成严重损失。二是破坏地形,毁坏自然生境。为发展旅游业,开凿了一些登山栈道,用水泥、钢桩和铁网代替了原来的自然生境,破坏了地貌景观。三是不当建设,造成水质污染。一些不当建设行为迫使河流改道,污染水质,生活污水造成二道白河源头有机污染物增加。
环境基础设施薄弱。过去环境基础设施欠账较多,现在因资金投入短缺,污水处理厂及截污管网工程进展缓慢。排污企业治污设施老化,工艺简陋,导致“三同时”制度难以执行到位,环境治理设施长期滞后,个别地区环境容量超载,污染纠纷呈上升趋势。
地表水污染。次级河流污染较严重,工业园区工业和生活废水不能稳定达标。有的企业治污设施停用、少用或缺乏后期维护,水污染隐患增多。
延边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具体而言,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层面的内容。
经济层面是指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要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主要包括第一、二、三产业和其他经济活动的绿色化、无害化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化;政治层面是指地方政府要重视生态问题,把解决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文化层面是指一切思想、组织、规划等意识和行为都必须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社会层面是指重视和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推动人们生活方式的革新。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内涵丰富的系统工程。结合延边州实际,笔者有如下建议:
合理开发资源,注重生态恢复。矿产资源是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延边州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要坚持科学、有序、适度、合理开发开采矿产资源,坚持在保护中开发,以开发促保护。
一是有序开发、严格布点。有序,就是讲顺序、讲秩序。矿什么时候开发,项目什么时候上,建多大规模,都要排出顺序来。严格布点,是指这个点布在哪里,要做出系统安排。
二是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凡是新建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应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保障矿业开发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编制矿山水土保持方案,严格执行矿山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开发利用方案、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土地复垦等制度。坚持“三同时”制度,最大限度减轻采矿对环境的损害。支持和鼓励引进使复垦和地下坑洞回填以及尾砂治理技术。
三是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对已建矿山加强监管,全面实现生态环境达标,提高生态环境恢复水平。对已关闭的矿山,加强对生态环境变化和影响的动态监测。对历史遗留的矿山生态环境问题,区别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企业,实行不同的扶持政策,共同推进矿山环境的恢复和治理。
四是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加大对现有矿山企业的监督管理力度,监督矿山企业依法履行环境保护、土地复垦等义务。建立矿山环境破坏监测、报告和监管制度,对违反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造成地质破坏和环境污染的,要依法查处,责令限期整改、达标;逾期不能达标的,实行限产或者关闭。
加强监察执法,遏制环境污染。环境监察是保护生态环境最有力的措施。要坚决查处和打击偷、漏、直排等各种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下定决心关停并转效益低、重污染企业。围绕“控”字做文章,严格监督和查处企业排污,确保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一是加大执法力度。过去环境执法手段较为单一,难以对违法行为形成强有力的威慑力,建议加大执法力度,改变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局面。
二是探索新的执法手段。除坚决实行限期治理、停产治理、罚款等手段,尝试使用环境信用评价、环保黑名单、违法排污企业曝光等手段,让企业想为而不敢为。在这方面,延边州环保局已经做了一些尝试。比如与人民银行签订企业环境信息共享协议书,提高企业的环境意识,积极引导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充分调动企业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的积极性。
三是加强综合执法。由于环境保护职能涉及建设、市政、工商等多家职能部门,容易出现执法缺位情况。建议实行联动执法,有条件的地区将非工业噪声等生活类环境污染查处职能下放到社区。
完善旅游规划,严格环境管理。完善旅游发展规划,坚持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扭转一些地区边建设边破坏的被动局面。对于延边州的旅游资源开发和景区建设,要实施严格的可行性分析,采取科学的报审评估措施。严禁在旅游区及周边地区新批污染环境的项目。已建项目不符合环境功能要求的,要建议政府限期关、停、迁、转。加强旅游项目建设施工的环境管理,加强对“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旅游区污水、烟尘和生活垃圾处理,必须与旅游开发同步进行,实现达标排放。对自然保护区内未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建设项目,要依法责令其停止建设。对在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开展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法责令其立即停止或予以取缔。对保护区内已建成设施污染物超标排放的,责令其停业停产,限期治理。对违法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的资源开发和破坏性建设活动,应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对违规擅自调整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的,责令其限期整改。
运用多种手段,强化政府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规划等手段,对全区生态资源的总量、配置及开发方式、规模、强度进行控制,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资源间的矛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充分考虑区域和流域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坚持统一规划、同步实施,把城乡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经济发展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充分考虑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使近期与远期统一、局部与全局兼顾,绝不允许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眼前和局部的利益。
完善相关制度,实行绩效评价。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对生态资源进行统一管理、调度、调剂。将以往资源使用权的分配改作资源收益权的分配,使生态资源利用率高、效益好的企业和个人优先获得使用权,确保生态资源收益的最大化、配置的市场化。建立完善地区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绩效评价体系,将考评结果纳入各级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并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
发展生态经济,统筹城乡环保。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统筹城乡环保,实现城乡生态文明建设齐步走。一是发展生态农业,包括绿色食品和绿色食品原料、花卉业、观光农业、生态畜牧产品等。目前,延边州已有一些成功经验,延边绿色大米等绿色农产品驰名中外。二是发展生态工业,对现有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大力推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主动按照国际通行的绿色标准组织生产,减少环境污染。
加强生态教育,提高环境意识。新时期环境宣传工作要以跟上形势、贴紧中心、服务大局、注重效果为重点,实现形式和内容相统一、宣传宗旨和实际效果相统一、宣传方法与时代特征相统一。教育广大干部牢固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强化资源忧患意识,增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运用多种形式,广泛向公众宣传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观,倡导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形成节约环保光荣、浪费污染可耻的社会风尚,营造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氛围。紧紧围绕环境热点难点问题,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抓实抓好绿色社区等创建活动,使生态文明理念深入社区、深入家庭、深入学校、深入人心,促进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的转变。
优化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人居环境直接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优化人居环境,既要注重城市,也要充分考虑农村。就城市而言,主要包括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社区,努力满足城市居民对居住环境品质的追求。就农村而言,推进“生态示范区”建设,发展一批“绿色居住区”,建设包括文化、教育、医疗在内的配套设施。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不断更新的过程,站在社会发展新的起点上,只要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延边生态文明建设一定会有新的建树和新的发展。
作者单位: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环保局
必全绿化
2012-10-26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尹永日
(0)
【编辑】必全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