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园林景观如何寻回东方文脉?现代设计如何走出方位迷失?在日前由第九届园博会组委会办公室等机构共同主办的“第三届园冶高峰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设计企业机构代表等为中国园林景观设计寻找“药引子”。
“现在一些园林景观的设计是在盲目地‘传承’、无序地‘创新’。”夏岩一针见血。曾任地方旅游局官员的他,十多年前“下海”创办公司,如今是以他名字命名的文化艺术造园集团董事长兼总设计师。
夏岩向记者表示,时下中国的园林景观同质现象严重,山寨之风盛行,缺乏文化元素。一些即便有些文化符号,也只是简单拼凑堆叠。夏岩分析,除了市场的躁动因素外,“园”、“林”分家的格局也导致园林景观设计缺乏文化脉络。“大多数园林公司顶多算是绿化公司。中国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园林研究、设计、建造机构。”他说,“园”归艺术类高校,“林”归农林类高校,学建筑、搞美术的少有涉足园林业,学林业、搞栽培的进入园林公司难免存在短板。为此,夏岩集团已和南京师范大学开展合作,打通文化艺术、环境生态、技术研发、产业经营,培养复合型人才。
在夏岩看来,只有中式文化内涵下的园林设计,才能切中人们心中的文化血脉。他提出“国学造园”的概念,认为应用现代化、国际化的设计语言,表达东方文化特有的审美哲学。
“对于园林设计师来说,必须融贯中西、博采众长、勇于创新。在挖掘、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实现碰撞后的融合和吸收后的超越,才能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创造出具有中国传统园林特色的新的园林景观。”西安市市容园林局副局长、总工程师兼西安市古建园林设计研究院院长吴雪萍认为,“国学造园”应借鉴山水布局、诗画、植物景观、建筑景观意境等中国传统园林的精髓与神韵。
园林寻根文化——这个观点得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花卉园艺与园林绿化行业协会副会长卢耀如的认同。“园林建设必须要与文化更好结合起来。”他说,园林重在意境,古人善于以花喻人、借物抒情,而一句诗赋又点活一处美景,留下经典无数。文化跟自然的意境结合紧密,花的种类、花期与地质、气候等息息相关,地理条件影响着人文环境。“设计建造园林,需充分考虑、巧妙配合地理环境因素,这是对当地文化的契合和尊重。”
无独有偶,法国著名景观规划设计大师亨利·巴瓦也十分看重“共生”的设计理念。他所创立的法国岱禾景观建筑设计事务所曾打造了上海世博会法国馆,如今又在长沙开展合作项目。
亨利·巴瓦告诉记者,在与中国设计师的交流合作中,他感到中国同行们往往只注重规划区域内的设计,较少顾及与周边环境的互动。“其实,景观设计并非只是一座花园或是一个建筑,而应考虑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和文化气质,从而使局部性的景观改造成为触动和影响整个城市规划的‘引导性’景观。”亨利·巴瓦说,“以小见大、天人合一等设计理念,是从中国传到欧洲的。现在,中国设计师需要重新认识、发现与应用这些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