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林学会副理事长尹伟伦)
中国风景园林网讯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林学会副理事长尹伟伦2013年1月12日在北京新大都饭店举行的第三届园冶高峰论坛上做了主旨报告,报告题目是《园林植物养护的精准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
尹伟伦院士在报告中分析:“园林设计这一块,我个人看有两大类,一类是园林建筑,一类是植物造景这两块相辅相成,也是中国园林很有特色的,中国古文化或者现代文化的建筑风格,与我们植物造景传统的中华文化在造景中内涵的体现,这是东方园林的魅力所在。在植物造景这一块,主要是乔冠草,以花卉色彩为主,在生态文明建设当中,城市园林以及农村、乡村整个大地绿化是很重要的基础。但是十八大把我们生态文明进一步推进到了美丽中国的层次,我觉得它肯定比绿化大地水平要更高,更有新的,更深刻的内涵,在这方面给我们景观设计和人类民族生活、环境的进一步改善,或者是为了民生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环境质量的提升,园林工作将有更重要的任务,或者有更新的发展空间。我想在这里面,对于植物造景这一块,谈谈经营管理,或者在造景设计中水的利用效率问题。”
他说“我们知道,一个植物造景,这里面水的支撑能力很重要,大量的水去灌溉,浪费水还是次要的,而且大量的水也使我们植物的生态群落,它的根系不能很好完成生理功能,起不到支撑作用,甚至于大量的水会腐烂,如果水少就会干旱,造成植物死掉。要达到一个植物的很好发挥,水的支撑能力和水最节约的使用方法,可能是经营我们园林绿地和植物造景很重要的投入或者是管理内容。最近这几年,水资源的紧张,城市园林这一块,特别是绿地节水的技术和花卉乔灌草都在都在抓紧进行,解决根本植物什么时候蓄水,什么时候不蓄水,或者人与渴与不渴,喝水喝多少,人有体量,但是植物怎么做?植物需水的程度和不需要水的程度没有一个办法。”
他在报告中讲述:根据植物对水的需求,能正常发挥景观效果为前提的最低用水量,自动进行给水和节约利用水,也是经营管理上很重要的一个技术层次的工作,也是水资源节约的一个工作。我们的工作大概是这样几个思路或者需求来实现。
一、水资源的危机在中国,在世界上都是存在的,在当前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很紧张,不仅是水资源,而且既有有限水污染的程度又很严重,因此能够用于我们的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对水资源质量有一定要求。
我们国家水资源是先天不足,大部分西北地区是干旱、半干旱占52%,还有一些地方都是水资源很紧张。因此我们国家的水,随着气候的变化,水资源显得更加贫乏,出现一些干旱少雨,这些方面都给我们带来水资源的短缺问题,生态建设对水资源需求更加需要。
水资源总体战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和人类可持续发展。水的利用效率还是有很大潜力,我们国家生活这么多人,也不过消耗水资源10%,工业用水消耗20%,农业用水,包括园林灌溉占70%,所以这个水节约起来能够支撑更多的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和人口的继续增长。水资源有很大潜力在我们这个领域中,农业、林业和园林业因此节约水的问题很重要。
二、按照生命需水来调节灌溉这是当前要做的工作,过去灌溉只是凭感觉,下雨了少浇点,没有一个科学的。所以植物什么时候需水不知道,所以我们要做这样一个了解植物什么时候需水。这样一个灌溉过程,就能够使得喷管、滴管,按照需求去灌溉。因此以色列做大量工作,这个节水,喷管滴管只不过是使这样一个大的漫灌变成一滴一滴或者喷水状态的节约供水,但是给水的仍然不知道什么时候喷,什么时候不喷,所以就是按照人为的感觉去喷,有很多浪费。
节约水要靠植物的需水信号,靠植物抗旱的表达,我们能够找到一个植物需水信号,就很好了。我们开始探索这样一个工作,植物需水的信号,植物定量灌水的信号,植物耐旱极限程度,植物致死点的信号,这是我们在灌溉当中非常重要的。节约水,让植物超过致死点,这肯定不行。如果大量灌水,根系周围没有空气,那根系就烂了,这样植物也要死亡。这需要我们及时找到植物需水的信号。
三、植物抗旱极限值,忍受的巨大程度来进行评价或者一个测定,当然不同植物不一样,因此如何做这个工作,这是我们很重要的指标。
四、在干旱地区植物配植的时候,就要找水分干旱,抗旱能力基本相近的形成一个不同的花卉或植物配置在一块,形成一个景观,这个时候灌溉就非常节水。这就是我们园林设计这一块,在灌溉这一块,在设计上考虑相近的耐旱能力,要在这方面进行考虑,我们管理上的科学依据就更加科学,景观能够保持很好的长期的稳定,这是很重要的。
尹伟伦院士说:“现在农业上面,包括园林花卉,浪费的最大的原因是你不知道他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时候不需要,你不敢不给它。你宁愿过量给水,你也不敢少给水。所以我们做到这一点,在奥运村上最大最长的时间,就是阴天的时候,我们连续三个礼拜都不用给草坪灌水,它够和正常的生长。要是自然情况下,要是没有这种状况下,至少一个礼拜也不敢不给他一点水,所以这样能够精准节水灌溉,自动化的技术能够解决水节约高效利用,保证景观正常,展示它的景观色彩的同时,能减少污染进入地下水。”
尹伟伦院士总结,农业的污染绝大部分是由于地下水沟通造成的,这样问题就解决了,这是我们精准节水灌溉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