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招标  苗木  广东  种子  银杏  山东  绿茵  北京  法桐  造林 

退耕还林 圆了贵州毕节兴林富民梦

   日期:2014-12-31     浏览:7    评论:0    
来源: 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 张晓峰  日期: 2012-11-20 14:41:41

必全绿化11月20日消息:“退耕还林启动时,我们不敢多退,现在后悔,要是当年多退点就好了。”尝到退耕甜头的七星关区撒拉溪镇水营村退耕农户顾怀平忍不住感慨。

2000年,贵州省毕节市的大方、黔西、赫章3县被列为全省退耕还林试点县,2002年全市铺开。到2007年,全市7年间退耕还林总投资15.37亿元,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造林19.6万公顷,涉及全市8县(区)243个乡镇(办事处)1983个村的31.19万农户。

为了更深入了解退耕还林和农民生计改善情况,11月初,笔者跟随贵州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调研组走访了毕节市七星关区、大方、纳雍、黔西等4县8个乡镇,召开了县、乡、村、组各个层次的座谈会,对近百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显示:退耕还林后,各地实现了从“恶性循环”到“山川秀美”的转变。

2000年前的张家湾镇,满目的荒山,山高坡陡,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大量的泥土裸露在外。“下雨时,山上大量的泥土被雨水冲刷而下,满街的黄泥浆,门都不敢出。”纳雍县张家湾镇村民们回忆时仍心有余悸。

2002年,张家湾镇依托退耕还林工程,开展了热火朝天的植树造林活动。“现在满山都是树子,饮水难的问题不但得到了解决,就连2008年‘百年一遇’的大旱,我们这里也没断过水。”村民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2000年以来,毕节市依托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大力开展林业生态建设,造林绿化步伐大大加快,全市森林覆盖率从2000年的28.42%提高到2011年的41.5%,有效地遏制了水土流失,更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初步实现了由石漠化严重地区向生态环境优美地区的转变,构筑起“两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更重要的是,由于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改变了农户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促进了退耕农户收入的增加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从“越垦越穷”到拥有了“绿色银行”。

在大方县小屯乡大田村,因为土地的过度开垦,大量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生态变得异常脆弱。2000年,一次特大的泥石流带走了18个宝贵的生命,当地党委、政府逐渐认识到生态建设的重要性。退耕还林启动时,小屯乡被作为示范重点打造。如今,大田村的老人们成了护林员,年轻人外出务工或者发展副业,生活得到了明显改善,年人均收入从退耕前的924元增加到现在的4450元。

调查发现,在毕节,依靠退耕还林增收致富的例子比比皆是。各地区的干部群众逐渐认识到了国家以粮食换生态的重要性,将退耕还林看作是党中央、国务院对他们最大的关心和爱护,是前所未有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当问及“如果再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是否愿意退耕”?全市有意愿参与退耕还林的农户达到100%。另外,大部分农户希望在退耕补助上能按照当前粮价进行补助。

据毕节市林业局统计,全市目前仍有205万亩25度以上的陡坡耕地未实现退耕,今后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编辑】必全绿化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济南森林苗木种植销售中心
济宁市金彪园林种植基地
育美花卉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五常市显和绿化苗木繁育基地
注册>最新加入
最新展会
网站首页  |  在线发布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会员注册  |  广告列表  |  汇款方式  |  投稿中心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