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如拱门,蜿似廊桥,壮如雄狮,娇似宠物......种种造型苗木精致而不失葱翠,这一技术不仅使“中国花木之乡”长兴县成为全省最大的苗木基地,而且在当地形成了一条特色经济链,影响着浙江人窗前屋下的生活。
“爷爷播种孙子收获”的艺术活
在长兴泗安苗木业“鼻祖”童鸣初家的园子里,生长着各式各样长相奇特的苗木。“几何形状、动物形状是最基本、最简单的一些苗木造型手段,我们选用的苗木一般都是小叶女贞、罗汉松、桂花、紫薇等易于造型的品种。”这些经过整容造型的树能升值几十甚至上百倍。
园内,一扇用紫薇树编织的拱门尤其吸引人:门顶长叶开花,郁郁葱葱,再看门底,则是根须发达。这棵造型别致的紫薇树,是从别处收购过来的造型树,对于这棵高价引进的“学习范本”,童鸣初很是喜爱。
“这棵拱门造型树至少需要几十年,我们现在自己也在尝试这种高端培育,从种苗开始,选取粗细一样,而且根植健康的树苗,慢慢养,给树整容可不是切两刀那么简单的,从小就要开始设计,就好比编织毛衣的线是现成的,可编织树你得等着它一点点自己长出来。而且不是每次造型都能成功。”从这个角度来说,造型苗木具备了人们常说的奢侈品的特征:纯手工、个性化、美感和时间。
童鸣初说,在园艺发达的日本,有很多栽培造型树的成熟企业,但目前国内真正做造型树的却很少,整个长兴只有他一家。“一棵造型树往往是爷爷播种,到孙子手里才算造型成功,经过时间历练的造型树价值也是几百倍增长。”在童鸣初眼里,这是一门需要时间去雕刻的艺术,“养着养着,还经常舍不得卖”。
苗木“造型师”价高奇缺
拱门造型树的周围摆满了枝干“S”型和“8”型的树,这些造型简洁的盆栽,是童鸣初自己的一些作品,“设计肯定谈不上,只是我自己的一些尝试,完全凭自己的感觉,艺术价值肯定不行。”
事实上,如今,艺术价值正是让童鸣初最费脑筋的,“好的造型师非常稀少,要真正做出一些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让单棵苗木升值几十倍、上百倍是最难的一件事。”虽然困难,但童鸣初坚信,这是苗木业转型升级最有出路的一条路。
如今,他以每月9000元的工资,专门从外地聘请两位技术人员为树木做造型。“在萧山、东阳那边,技师更贵,有的开价一两万元。”
“种艺术”背后的产业巨轮
“敢为人先”四个字,听起来平平淡淡,但童鸣初却深知其中的艰难。
这位1981年高中毕业,2年后凭着4块钱到杭州借钱买葡萄苗的长兴人,开过荒山,种过果树,但直到2000年开始苗木种植,才真正迎来了他事业和人生的春天。
“国内苗木造型起步晚,人才跟不上。但再难我们也必须做,低端的绿化树没有技术含量,种的人多了,就看质量,现在光是质量好也不够,必须提升价值,毕竟土地有限,否则苗木行业看起来再蓬勃繁荣,也成不了百亿产业。”童鸣初重复着他所坚持的理念。
在他看来,要进一步提升苗木产业的档次,就应该由原来的偏重标准化的规模生产走出来。“不再单纯依靠卖树苗搞批发,还要开发树的艺术价值。”童鸣初说,他正在着力打造一个苗木生态观光园,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争取成为当地苗木观光、造型开发的第一人。
在长兴,像童鸣初这样,从简单的种植户变身为苗木“造型设计师”的种植户,已经从几年前的几个人,发展到现在近百人的庞大队伍。很多跟着他一起做苗木造型的人年销售都过了亿元。如今,全县超过24万亩花卉苗木规模已跃居全省第一大苗木基地。
一项数据显示,仅仅苗木造型设计这一个新兴产业,就为整个长兴花卉苗木经济一年带来了15%以上的额外增长。如今,为了扩大整个花卉苗木产业的容量,当地已有100多位种植大户跨省圈地,在邻近的安徽省种植了一万多亩苗木。“这一举动,更将长兴花卉苗木产业无形之中扩容了数倍,要不了多久,整个浙江乃至长三角地区用的造型苗木都可以贴上‘长兴’的标签了。”一位业内人士说。
来源: 杭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