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许昌多重荣誉集一身
必全在线 www.bqsoo.com 来源:农博网--人民网
繁花似锦,林木葱茏。恰值金秋时节,1万多名海内外客商云集河南许昌市,买奇妙盆景,购优质花木,订良种果蔬,好不热闹!
无名山大川,却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美称;无清流碧波,却跻身“中国宜居城市”行列;不占最佳纬度,却有“北方花都”的盛誉——这就是位居中原腹地的许昌。
许昌市委书记毛万春说:“路子对头天宽地阔,时节踏准黄土生金。大规模的生态建设壮大了许昌的花木产业,为现代农业提供了强力支撑,更促进了许昌的和谐发展。”
树生态品牌,城市“名片”浸绿染碧
仲秋时节,记者造访许昌市名优花木科技园区。来到龙源公司花木园中,眼前顿然一亮:这是一家按照工厂化模式培育生产苗木的企业!实验室研发培育、“车间”容器育苗、大田批量栽培……2008年6月破土后,这个园区里已种植了当地少见的珍稀树种,包括高杆紫薇、高杆樱花、高杆桂花、高杆石楠、七叶树、海棠系列、玉兰系列、腊梅系列等,栽种总面积达3000亩。
谈起园区的建设,园区负责人如数家珍:这里有国内第一家珙桐研究所,是河南省最大的腊梅生产基地,拥有全国最大的容器育苗区,可实现苗木的反季节种植和销售,进行标准化生产。
许昌花木,鄢陵是龙头。鄢陵县现有花木总面积58万亩,有12个花木种植特色乡镇、122个专业村,形成了拥有720多家花木企业、18万从业人员、市场辐射27个省市区、年产值30亿元的大产业。全国20多处花木生产基地和大型生产企业都在鄢陵设有场站或办事处,使这里成了全国最大的花木生产销售集散地之一。
目前,许昌全市花卉苗木面积达90万亩,林木覆盖率27.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6%,绿地率37.9%,人均绿地面积11.5平方米,形成了全国罕见的平原林海、天然氧吧。今年全市完成林业生态建设42万亩,花木总面积将突破100万亩。
与此同时,许昌的城市“名片”也多了起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宜居城市、中国宜游城市……不难看出,这些“名片”都浸绿染碧,无一不是以绿作为底色。
据权威机构检测,许昌花木主产区森林覆盖率高达80%,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1.6万个。利用这一生态优势,许昌市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和休闲旅游业,建设各类景区景点20多个,开通了花都风情游、樱桃观光采摘游、农家乐休闲游、踏青赏花游等一系列旅游线路,每年吸引游客近300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亿多元。
优良的生态环境还使许昌成为环保型、高技术、新材料和房地产投资的热土,全国各地的投资商纷至沓来。许昌市承办的前8届中原花木交易博览会引来项目300多个,签约资金140多亿元。刚刚落幕的第九届中原花博会上,许昌签订合作项目162个,签约金额221亿元。
谋生态发展,现代农业增添支撑
“这里的大气、土壤、水质好,政府支持的力度大。我们来投资,就是看中了这里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环境!”到许昌开发花木产业的不少外地客商都这么说。
位于许昌县将官池镇境内的天和蔬菜生产基地,由港商与豫商联合投资承租土地,规划面积1万亩,是河南最大的直供港澳绿色蔬菜生产基地。目前,基地一期建设已完成3300亩种植规模,所生产的蔬菜主要供应港澳地区及新加坡。
附近村子里的农民,除了收租金,还在基地上班拿工资。许昌市农业局副局长孟春明说,从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到大基地、大生产、大流通、大市场,在理念上一步跨出了几十年。农户不仅得到了实惠,也明白了绿色食品的价值,从而更加珍惜家乡的蓝天净土。
着眼于提高农民收入,许昌市依托生态建设,培育绿色产业,发展特色经济。根据各县区的传统优势、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许昌市制定了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和有机农业的专项发展规划,确立花木、蔬菜、中药材、优质麦、烟叶、食用菌和蜂产品特色产业,推广林粮、林果、林菜、林药间作的立体生态农业模式。全市目前有特色项目76个,建设基地271万亩。全市已累计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6个,面积55万亩;认证绿色食品14个。
许昌禹州市自古就有“药都”之称,是全国17家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也是河南省唯一的国家级中药材专业市场。禹州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退耕还林工程大力发展木本中药材,今年木本中药材面积可望达到20万亩。从2002年起,禹州成功举办5届中药材交易博览会,进一步扩大了禹州中药材市场在全国的知名度。
鄢陵县只乐乡常寨村500户人家,300多家建起了沼气池,每户仅燃料一项每年就能省500多元。全村种植的6000多亩西瓜,上沼渣、喷沼液,不打药、不施化肥,西瓜的外观、个头和甜度各项指标都高人一头。村民杨志民说:“全村能多收入100多万元,为啥?咱这儿的瓜可是‘原生态’、纯正的绿色食品!”
促生态和谐,城乡俱进拉紧纽带
姚家村是鄢陵县花木产业发展最早、最快,农民受益最多的村庄。今年58岁的姚家村党支部书记姚永振介绍,这个村花木种植由庭院经济起步,进而发展到大田连片种植,到现在不仅本村2700多亩地全部种上了苗木,还在外租地5800多亩。村里的劳动力中,1/3的人专职种花,1/3的人输出种花技术,还有1/3的人承揽绿化工程。姚家村已成立园林绿化公司30多家,每年承揽绿化工程的收入近3000万元。
如今,1800多口人的姚家村,有各类轿车、工具车210多辆,98%的农户安装了程控电话、有线电视,一半以上的农户用上了电脑。
鄢陵县县长袁宝根说,发展花木产业,不仅使土地亩均效益提高了3至5倍,农民迅速增收致富,更重要的是通过在全国花木市场中的摸爬滚打、转变观念、提高素质,造就了一批现代农民,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奠定了基础。
“我们的这些探索,有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这个深层次难题。”许昌市市长李亚告诉记者,2006年初,许昌市委、市政府就开始探索生态区域开发,实施了130平方公里许昌至长葛城乡一体化推进区建设。推进区建设突出生态和谐,遵循“三个集中”的原则:项目向园区集中,农民向社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
如今,“三集中”的效应已经显现,推进区美丽新城的轮廓逐渐清晰——以许长城际快速通道、魏武大道为双轴,连接乡村的“村村通”路网框架基本形成。推进区建成和在建项目546个,完成投资215亿元。按照拆迁户、业主、政府“三满意”的原则,许昌积极推进城中村、城郊村、城边村和老城区改造,建设城市新型社区。今年3月以来,仅东城区就完成拆迁面积253万平方米,腾出土地2560亩。严格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许昌积极稳妥加快土地流转,流转出来的土地全部用来发展花卉苗木产业。眼下,林水一体的生态水系建设初见成效,魏都四季采摘园、葛天生态园、花木观光园的绿化任务已基本完成,一个“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城在水中、水在城中,城在村中、村在城中”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许昌将展现在人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