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业思路抓农业
必全在线 www.bqsoo.com 来源:扬州日报
扬州网讯 (特派记者周晗)“无工不富”这句话,让我市农业农村工作考察团成员感触最深。昨天,我市“三农”工作党政代表团在无锡考察中,满眼所见皆是农业发展的工业化,农作物育苗、农产品加工全部都是工厂化,一个个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建设的高效农业规模化现场,给我市考察团一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大家深受鼓舞和启发。
无锡印象 工业反哺农业的新模式
江阴市是无锡工业反哺农业的典型。在江阴考察中,考察团参观了江苏阳光集团兴办的江苏阳光农林开发有限公司,走进去才发现,这不是一般的投入,公司先后投资6亿多元建成两个生态农林园、5200平方米智能温室、1万平方米组培中心,培育名贵花木幼苗2500多万株,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绿化苗木生产基地和江苏省林业产业十强企业。在地处江阴的海澜集团,考察团看到经过两年多建设的海澜生态农业园已初具规模,建成面积500多亩,完成投资1500余万元,已成为江阴现代农业建设十大园区之一。
目前,无锡市大型企业集团投资建设的农业项目有8个,已建或在建的投资超1000万元的农业项目60多个,累计投入资金48亿多元,涌现出了华西现代农林科技示范园、阳光生态农林园、海澜农业园、唯琼农业生态观光庄园等一批新型现代农业基地。
无锡经验 形成“以工促农”内生机制
无锡工商资本投资现代农业,不仅将资金和技术引入了农业领域,而且将工业化、规模化工业生产理念引入了现代高效农业,形成了“以工促农”的内生机制。
村企“联姻”互动发展。考察中记者了解到,无锡市785个行政村与企业“联姻”发展,在企业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显著提升了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水平。去年,无锡市新增高效农业面积近10余万亩,高效农业面积占全市农业总面积的37%,累计建成农业特色村比例扩大到46%,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例达到69.9%,规模以上农业园区建成118个。
“钱进人出”是根本。无锡市的农业企业普遍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加强了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其结果是:一方面把一部分农民转变为城市人口、顺利推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另一方面,通过获取土地流转收入、农业企业务工收入,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比如,中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出租土地的农民落实了“一金三保障”措施,即土地租金每亩200元,园区农民口粮保障,园区农业生活补贴保障和园区农民用工保障。
无锡启示 “工”字当头发展农业
考察团一路看,一路议,一路思。考察团成员总结认为,无锡市“工”字当头引领现代高效农业发展,至少具有以下三方面启示:
一是发展高效农业,要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走“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发展之路。
二是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必须依托高科技,要以一大批农业科技企业作为自主创新主体,加大对高效农业规模化关键环节、重大技术的攻关力度,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
三是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必须推进企业化,农业企业化有利于聚集资源、技术、信息和资本优势,形成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新型乡镇企业为主体、以新兴服务业为支撑的农业产业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