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章丘市南部山区,今春播下的种子正茁壮成长,全市宜林荒山65%以上已实现绿化,山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7.3%,昔日的荒山纷纷披上了“绿妆”,到处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象。“祖祖辈辈都想让这些山‘绿’起来却没有办成,还是林业局的技术人员有办法,他们推广的新型容器苗,吸水、抗旱、抗寒的能力就是强,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圆了我们多年的梦。”章丘市圣水泉村村民王大爷感慨地说。
王大爷所说的正是章丘市与山东省林科院合作引入的新型容器苗生产线,该项技术是利用设施栽培将优良的无菌速生营养包用于苗木的工厂化生产,培育出高质量的优良苗木。同时,新型容器苗可培育侧柏、刺槐、火炬、臭椿等树种,打破了荒山绿化栽植树种单一的传统模式,培育的容器苗根系发达,吸水、抗旱、抗寒能力强,并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
新型容器苗可直接播入土中,出苗率都在95%以上,幼芽出土后就生长在造林地上,对造林地气候、土壤比较适应,且不再经过移栽,可以避免起苗造成根系损伤,有利于苗木的正常生长,一年生苗木苗高达到70厘米左右,非常适合土层瘠薄、缺水严重的高山绿化。
目前,章丘市日生产新型容器苗达到一万个,现已生产60余万株苗木,出苗率高达95%,成活率也在95%以上。新型容器生产费用约为0.2元/个,苗木栽植费用约为0.2元/株,与传统造林方式相比,费用大大降低。随着新型容器苗的推广和种植,章丘市连续四年年均荒山绿化面积达到3万亩以上,每年实现森林覆盖率增长1.2个百分点,森林面积达到69.4万亩。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