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身穿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中山装,领子有一半是卷着的;下身穿着一条黑色裤子,裤腿挽了几圈;脚上虽然穿了一双皮鞋,但鞋子上面满是泥巴……昨日,记者在浏阳市永安镇西湖潭村见到潘海洪时,绝对没有想到,在20多年里带领大家改造8000亩残林、荒山,培育、嫁接苗木1500余万株,培训技术人员3000余人,发放社会工资1700多万元的能人,竟然是眼前这个干瘦的老头。到目前为止,被乡亲们称为“老不死”的潘海洪的“绿色银行”里,林木价值超过千万元。
就想着带动乡里乡亲一起致富。早在上世纪80年代,潘海洪从植树造林起。一共开了200多个会,走访了6000多户人家,发放1万多份资料,带着村民以集体、联营和个体的形式加入植树造林的队伍。1986年,潘海洪绿化高岭山时,村民要将这个荒山送给他但他硬是与村民签订了三七分成的承包合同。10多年前,村民柳希圣拿出5000多元参股潘海洪的林场,如今,这份股本已经增值近10万元。上世纪90年代开始,潘海洪开始研究良种油茶嫁接。经过多年的实践,新品种油茶比老品种油茶改良了不少:老品种亩均产5公斤油,新品种能达亩均产50公斤至70公斤油;老品种8年至10年才能挂果,新品种只需要4年左右便可挂果。不少乡亲正是种了新品种油茶才走上了致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