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黄沙漫漫的章古台,经过几十年艰苦治沙,如今模样巨变,已成为沙地国家级森林公园
老专家讲述往昔种树固沙的故事
当年种下第一片樟子松的地方如今立起了纪念碑
核心提示
“章古台”和“樟子松精神”在辽宁一直是两个响当当的语词。为战胜肆虐的“黄龙”,阻挡科尔沁沙地南侵,老一辈创业者们付出了青春、汗水和聪明才智,在草木不生的漫漫黄沙中演绎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漠风流”,为后人留下了满目苍翠及不畏环境艰苦、长期坚守沙漠,不畏寂寞孤独、默默无闻奉献的“樟子松精神”。
如何续写奋斗业绩、开创固沙造林新篇章是多年来坚守辽宁固沙造林科研阵地代代新人所要面对的挑战。立足辽宁,面向全国展开科研攻关,使得章古台连续成为全国特色种苗基地、沙地国家级森林公园,不久前又被正式命名为国家三北局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樟子松科研推广中心——新一代固沙造林人正在续写新的辉煌。
保护辽宁中部城市群生态安全
今年53岁的彰武县章古台镇邰家村两家子屯农民苏长福站在院子里,伸手估量了下风速说:“感激固沙所啊,这可不是一般的感情。我小时候哪天要是有今天这样的风速,那你根本就睁不开眼,大风天更不用说了,对面不见人。现在你看,风里哪有一点儿沙?所以说,没有固沙所,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生活。 ”
章古台是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事业的起点,1952年来自全国各地的林业科研人员在这里建起了固沙造林试验站。
当年的章古台正处在号称“八百里瀚海”的科尔沁沙地最南端。这里流动沙丘星罗棋布,风沙就像一条飞扬跋扈的“黄龙”,侵蚀着辽宁西部、吉林中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数十个县、旗的35万多平方公里土地。
老一辈创业者们向大自然学习,向群众学习,坚定不移依靠科技力量,从已经掌握的抗病、抗灾、抗风、抗虫植物中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品种,先后找到了差巴嘎蒿、黄柳、锦鸡儿、紫穗槐、胡枝子等固沙先锋植物,并获得了在沙地植造樟子松林的成功,总结出了“以灌木固沙为主、人工沙障为辅、前挡后拉、顺风推进、分批治理”的综合治沙方法,被公认为是我国的三大治沙法之一。
时光荏苒,固沙造林的事业不断有朝气蓬勃的大学生加入,一代代固沙造林人先后在我省彰武县、康平县、昌图县、瓦房店市及内蒙古敖汉旗等地建立了沙地治理推广基点,共推广樟子松固沙造林60万亩,有效地遏制了科尔沁沙地的南侵,保护了辽宁中部城市群等各地的生态安全。
据对多年来定位观测资料分析,固沙林与原流沙地比较,太阳辐射的反射率降低了50%,生长期多吸收辐射能量30.8千焦/平方米,林内及林缘风速降低68.5%,大气湿度增加3.3%~13.1%,日温差变幅、气温年变幅降低了4.5℃,地温年变幅降低2.8℃。固沙林每年减少向大气中输送粉尘1.4吨/公顷,林木本身每年吸附大气中粉尘0.015吨/公顷。固沙林每年还释放氧气6.4吨/公顷,并吸收相应数量的二氧化碳,调节了空气成分。有林地的草本植物增加了10倍,昆虫增加了10至15倍,土壤微生物增加了0.1至0.6倍,鸟类达到60余种。
固沙林使彰武县大面积农田、水田和果园得到了保护,遏制了风沙危害,粮食总产比40年前增加了10倍;章古台镇森林覆盖率由解放初期的2.7%提高到目前的65%。
科技攻关战胜樟子松生长衰退问题
上个世纪90年代,受干旱天气影响,我国的沙尘暴天气呈现增加趋势,从而引起人们对环境条件进一步恶化和沙漠对人类生存威胁的担忧。
那时,记者曾在春季实地踏访了我省位于科尔沁沙地南缘的多处风口,黄沙依然在顺风推进,其中严重地区距离沈阳直线距离已不足80公里。
恰在此时,樟子松也遭遇了一场风波:曾为三北地区创造了极其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第一代樟子松示范林出现了生长衰退问题,并逐渐遍及全省,以固沙造林闻名于世的辽宁固沙所承受着巨大的考验。
樟子松示范林生长出现衰退,主要的问题并不在树种本身,更多的是人们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了地下水位下降,病虫害防治疏漏以及成林树种过于单一和密度过大等因素造成的。
省固沙所技术人员经过此后10余年的攻关研究,摸清了樟子松发病的起因与发生机理,找到了切实可行的生态调控措施,为经营樟子松人工林、增强林分的生态功能提供了技术保证。
这一成果巩固了樟子松作为我国治沙造林第一针叶先锋树种的地位,恢复了人们对樟子松的信心,保证了相关种子与苗木产业的蓬勃发展。
今年5月,省固沙造林研究所被正式命名为国家三北局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樟子松科研推广中心。
繁育彰武松:一个现代防沙传奇
在章古台镇大一间房这个省固沙造林研究所创业的起点,苍松翠柏间长眠着固沙所的建设带头人——刘斌,生不愿离开章古台,死后也要与治沙伙伴樟子松长伴,这就是固沙所人的坚强决心和豪迈气概。
瞻仰过功臣的陵园,省固沙造林研究所现任所长王殿金说要带记者去看看他们的“宝贝”。
穿过林地,记者眼前出现了一棵高大的樟子松,它被人工隔离和保护了起来。王殿金提醒参观者小心避开这块30平方米左右区域内的各种植被。
这里就是樟子松天然更新项目,草丛中已经陆续天然长出了由母体樟子松种子萌发的许多樟子松苗,最大的已经超过7年。据介绍,这一项目的完成,将有利于更为全面地掌握樟子松天然繁育方法,应用于实际后将大大提高我国固沙造林效率,并将降低造林成本。
固沙所人开展了多项新的技术攻关,如针对当前沙地封育使用桩柱铁线成本过高、容易损坏问题,他们引进并已经在沙地中成功繁育出了红刺榆,这种植被不仅适应沙地环境,而且最大特点是刺上生刺,成林后能够在封育的林地、草场周围形成一道防止人畜破坏的天然屏障。
2006年以来,这里新上项目15项,新争取科研经费526万元,相当于过去10年的总和,其中沙地混交林营建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彰武松亲本鉴定及繁育技术获得了辽宁林业科学技术一等奖、辽宁省科学技术三等奖、中国第二届沙产业博览会十大优质产品和实用技术奖,科尔沁沙地优良沙生灌木苗木繁育及造林技术获得了辽宁林业科学技术一等奖。
科研成果中最富传奇色彩的便是彰武松的繁育了。 1990年,负责收购樟子松种球的固沙所工程师张树杰发现一位农民所卖的种子颗粒大于普通樟子松,就特别找到他,询问种子的来源。那位农民告诉他种子是从四合城林场的一棵松树上采到的。
多年的工作经验使张树杰对于树种差异异常敏感,他立刻专程赶到四合城林场并找到了那棵松树。所里针对这一发现展开了相关繁育研究,然而种子繁育出来的二代松树却不够稳定,并与母树有很大区别,于是所里将攻关方向转向嫁接。
从1992年开始,这一攻关由所里高级工程师、上世纪50年代加入固沙所的黎承湘主持。经过试验、失败、再试验一系列艰苦的摸索,一个新的抗病、抗旱、抗虫、抗风水平都远优于樟子松的新树种诞生了,并且在固沙所成功繁育了300多亩成林。
当年在省固沙造林研究所院子里,科研人员为了比对彰武松与樟子松生长情况的差别,同时栽下了几棵彰武松和樟子松,今天看,彰武松的长势远远超过了其他树种。
在彰武松林边,省固沙造林研究所副所长张学利告诉记者:当年组织攻关的黎工于去年故去了。青松犹在,斯人已逝!
新树种取名彰武松,表达了固沙所人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而且它确实也与彰武有着深深的机缘。科研人员告诉记者,经过研究分析,新树种是由赤松和油松天然杂交形成的,油松是当地固有树种,而赤松则是科研人员从黑龙江地区引进的抗沙树种。如果没有科研人员为之“联姻”,二者几乎没有相遇的可能,而就是在两类树种接触后,杂交成功的几率也仅有万分之一。
采访中,科研人员不无遗憾地告诉记者,由于所在林场不知情,最初发现的那棵母体树在一次改造中被砍伐了。
记者与科研人员探讨杂交成功树种中产生利于抗沙新树种的几率,结论是根本无法计算出科学的概率,也就是说其产生本身就是一个偶然,可以理解为大自然所赐。
但是如果仅有天赐,却没有孜孜以求的固沙人的努力,彰武松能起到今天的防沙治沙作用吗?
(来源:辽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