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挪活,树挪死。尽人皆知的古训,并未挡住对大树的疯狂采挖。
桐柏山上,曾经遮天蔽日的大树正遭遇着偷盗者的蹂躏,那一个个采挖留下的大坑,那一条条运输铺垫出来的路,那一片片被毁坏的植被,模糊了“家园”的容颜。
桐柏山,并非孤例。种树村民四处维权,环保人士奔走疾呼,林业部门对大树保护的明文规定,这一切,并未禁住大树进城之风。
大树进城之所以屡禁不止,与法律的不完善、监管缺位等关系很大,但在绿化、美化之名下的“伪生态”理念,或许是更深层次的原因。
当大树成为房地产商用来阐释园林府邸的一个样本,当城市人享受着大树进城构造出来的绿色空间,当那些“背井离乡”的大树枯死,我们是否想过,那些大树的原生地正遭受着水土流失、生态恶化的痛苦,而这些并不是城市绿化所能补偿的。我们是否想过,那些树本就不属于城市,是人的欲望导致了大树的空间错位。
树,不只是一种植物,在自然法则中,它是跟人一样平等的生命。但在习惯了“主宰自然”的某些人眼里,那是供人使用的木材;在一些商人的眼里,那是一桩可以暴富的买卖;在一些政府官员的眼里,那是可以换取GDP的筹码。
当然,反对大树进城并不是不搞城市绿化,用速生的大苗代替大树,提倡原地景观设计,对自然抱以敬畏之心,又何尝不能彰显一个城市的魅力?
庆幸的是,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大树进城的危害,并加入到保护大树的行列。我们不知道大树进城这样的买卖还要持续多久,但是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这场交易中没有谁是真正的赢家,大树进城之风不止,我们将失去更多的水源,最终失去的是共同的家园。
没有需求,就没有买卖。十年树木,讲的是一棵大树成长起来并不容易,但是对形象工程的追逐,已经让一些人丧失了等待的耐心,也丧失了对山野乡间大树的尊重。唯有树立科学的城市绿化观念,摈弃政绩工程的浮躁,斩断城市对大树的偏好,才能制止大树进城的乱象。
期待大树不再“背井离乡”,在大地上自由生长,期待城乡居民一起呵护大家共同的绿色家园。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