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力:
云南有着发展鲜切花的比较优势,是全球公认的最适宜鲜切花种植的三大区域之一。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云花在市场适销品种、生产规模、产品质量和市场规模及占有方面居国内领先,已成为全国鲜切花的生产、集散和贸易中心。
质量标准化建设逐步完善
世界花卉发达国家的鲜切花质量标准体系建设非常完善,从生产到采收、质量分级、产品包装、保鲜处理及冷链运输各个环节都制定了相应的操作标准,与此同时,围绕标准的推广、执行及执行结果的监督和控制也同样建立了保障体系,使行业有了共同操作的准则。在荷兰,荷兰花卉协会和花卉拍卖协会规定,所有鲜切花必须经保鲜剂处理并检验合格方可进入市场,而对不合格产品则实行销毁制,通过这些手段保证了荷兰花卉品质的长期稳定。
2002年在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投入运行之前,云花主要是以“毛花”的形式进入市场,缺乏共同的标准,更缺乏标准的执行和监督,很少有经过专业的保鲜处理。随着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的投入运营,云花标准化体系建设快速发展,制定了包括月季、康乃馨、非洲菊、满天星、百合等四十多个品类、100多个品种的拍卖产品质量分级标准和检验标准,并推广到四万多户花农,不仅如此,进入拍卖交易的产品都严格地执行了质量认证。通过对拍卖市场交易产品的强制检验,形成一个庞大的产品质量信息数据库,而对这些数据的加工、分析,可以形成对前端生产环节提升产品质量最有力的指导。花农的质量意识进一步提升,已从重视产品的外在质量延伸到重视产品的内在质量,许多花农在采后加上了保鲜处理环节。
整体质量水平得到初步改善
现在进入花卉拍卖的产品全部实现了“质量等级化、计量标准化、包装规格化”。云花优质花A、B级的比例长期保持国内较高的水平。从全年来看,冬春季整体花卉质量较稳定,并且A、B级的比例高,夏季质量变化较大,A、B级比例尤其是A级花的比例下降明显。
从生产群体来看,生产企业、大的合作社和生产基地整体质量水平比仍处于分散生产的花农要高,有的差距较大,主要与标准化的生产技术实施,生产的设施设备是否有一套完善的采后处理有密切关系。以昆明一家荷兰月季生产企业为例,2009年月季AA级比例为7.63%、A级28.61%、B级21.25%、C级29.28%、D级11.86%、E级1.37%,优质花高达57.5%,全年交易均价保持在1元以上。其优质花的比例及价格均高于云南月季生产的整体水平。
从品种来看,百合、满天星de优质花(A、B)级的比例最高,可达50%以上,其次是月季,康乃馨,非洲菊相对比例较小。从出口市场来看,60%的AA级、A级,30%的B级进入国际出口市场。这几年,国内市场对云南优质花的需求比例在上升,价格拉动较明显。总的来说,云南鲜切花总体发展水平较国内其它一些产区要高,在花卉质量标准化体系建设上已形成了一个基本的体系,但是目前存在的问题仍然较为明显。
进一步升级存在的问题
云花虽然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未来想进一步提升还面临着很多问题。首先是普遍生产设施设备较简单,缺乏先进生产技术,使得生产环节中的品质控制难以稳定,花农生产的花卉整体质量提升较慢,并且非常不稳定。其次花农、合作社缺乏相应的采后处理场地、设备,导致许多优质花无法挑选出来,采后品质控制手段的落后又使得一部分优质花在销售过程中品质下降,保鲜剂的使用率只有10%,基本上没有冷链。
影响花卉质量的因素涉及整个产业链,从品种、种苗再到生产的设施设备、先进的生产技术的应用再到采后处理和全程的冷链每个环节最终都对产品质量产生着潜在的和直接的影响,质量控制体制系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工作,涉及面广、环节多,提升云南花卉整体质量水平必须从每一个环节入手。目前,最主要的工作应放在强化采后处理及运输环节上的品质控制,这是当前制约云花质量体系建设的瓶颈。
如今,从业者的质量意识亦有较大的提升,整个市场已经有了一个实现“好花好卖、好花好价”的市场机制,云花质量体系建设所需的外围环境已经成熟。更为重要的是中国花卉消费市场已经开始逐渐走向成熟,这意味着不仅市场的需求会有一个巨大提升,而且市场对品质的需求亦同样越来越严格。
来源:中国花卉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