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绿化苗木价格一涨再涨早已不再是新闻。何以如此?除了通货膨胀方面的原因,更主要的还是与城镇化快速推进导致的实际需求持续扩大的原因。从中长期而言,绿化苗木价格看涨仍是大趋势、大概率事件。
城镇化拉动的苗木内需
过去10年,是中国城镇化推进速度最快的时期。
2000年,我国的城镇化率是36.2%,城镇人口4.6亿人。到2010年年底,城镇化率已经提高到47.5%,城镇人口大约是6.3亿人,城镇化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现在全球人口超过1亿的只有11个国家,而10年间,我国城镇化率提高了11.3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1.13个百分点,城镇人口足足增加了1.7亿人。
史上最快速的城镇化进程,无疑为中国发展创造了更旺盛的内部需求,除了钢铁、水泥、汽车等,当然也包括绿化苗木。城区面积扩大、人口增加、绿化质量提高、生态需求增加等,无不为市场创造了更多苗木需求。
与城镇化同步,作为过去10年来的大趋势,苗木价格上涨持续至今。“今年的价格是我从事苗木生产以来最好的。如红叶石楠小苗,30厘米左右的苗,去年卖6角至8角钱一株,今年则涨到1.2元至1.4元一株。”王庆海说。
王是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上洋浙江新蓝天园林苗木培育基地的经理。他从事苗木生产多年,今年还是第一次碰到一年里有苗木价格翻番的情况。目前,衢州全市共有经营花卉苗木的企业600余家,种植总面积达5万余亩,为10年前的50倍。
事实上,绿化苗木价格与规模发展速度惊人的情况并非个案。在山东省郯城县新村乡的银杏苗木市场,单株价格在去年已经“井喷”的基础上,今年竟然令人难以置信地出现价格翻番的势头,上涨幅度最高达到200%以上。
截至2010年年底,昆明全市绿化苗木等园艺种植面积和年产值分别为14.18万亩和22.99亿元,同比增长8.3%和5.48%。“自2007年以来,全市苗圃面积年均以20%的速度递增。苗木及园林绿化已成为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优势特色产业。”昆明市苗木行业协会秘书长乔智刚说。
出于发展转型、结构优化、节能减排等原因,高层一直大力提倡的扩大内需在绿化苗木行业早就轻松成为现实。
当然,绿化苗木让扩大内需的理想成为现实,只是因为踏准了城镇化发展的时代节奏。“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最大的内需在城镇化,最大的发展潜力也在城镇化。”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近日接受采访时称。
受惠于城镇化,苗木内需一直旺盛,价格持续上涨。
扩大产能为各地所重视
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不会止步,至“十二五”末期,城镇化率将提高到51.5%。这意味着绿化苗木旺盛的市场需求仍将持续下去。
产量屡创新高,但市场供应仍显短缺。近年来不少地方都普遍面临类似的苗木产销格局。受此影响,作为拉动内需的战略举措,提高绿化苗木产能满足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逐渐为致力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决策层所倚重。
据报道,去年山西省育苗面积达到65万亩,创历史新高,总产苗量22亿株。虽然苗木供应总量不少,但大部分都是小苗,荒山绿化还可以,城市绿化不能用。因此,用于通道建设和城市增绿工程的大规格绿化苗木仍存在巨大缺口,短时间内仍需大量外调。
为了落实“生态兴省”战略和“绿化山西”的建设目标,“十二五”期间,山西省提出了“种苗超常规发展”战略。积极整合小型苗圃,狠抓苗木定植,加大大苗培育力度,实现种苗超常规发展,成为山西省林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同样,在武汉市江夏区,今年已引进大型苗木企业7家,开发苗木基地4200多亩,总投资逾亿元。具有国家一级园林绿化资质的棕榈园林公司去年底在江夏租地500亩,计划投资3000万元,其中苗木投入2500万元,全部栽植马褂木、朴树、杨梅、棕榈、广玉兰等大规格、高档绿化苗木。
与其他汽车、化工、钢铁等传统重化工业相比,同样传统的绿化苗木产业的税收效应、GDP效应也许稍显逊色,但其优势无疑也极为明显。绿化苗木产业在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更多社会就业机会、减少能耗与排放等诸多方面,是传统工业项目无法比拟的。
更为重要的是,绿化苗木产品不同于普通服装鞋帽、五金家电等传统外向型出口产品,在国内快速城镇化的大背景下,有持续、广阔的内部市场需求支撑,符合国家大力提倡扩大内需的宏观发展方向。无疑,这也是地方重视绿化苗木产业的重要原因。
在此意义上,称绿化苗木产业方兴未艾亦不为过。扩大绿化苗木产能以满足市场需求,不失为发展谋变的各地方政府最佳的发展转型选择。
最大挑战来自于快速化
快餐、高铁、速递……有人说我们生活在一个以快为美的社会。的确,一味求快几成时代病、发展病,任何产业似乎都不能“免俗”。
城镇本身就因为求快、求大而弊端重重。“长期以来,我们走的是一条低成本城镇化道路,城镇发展是建立在低成本获得城镇建设用地、廉价使用劳动力、环境承载严重压力基础之上的。尽管城镇化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但大量的矛盾没有化解,遗留的问题很多。”陈锡文日前接受采访时指出。
具体到绿化行业,提升质量、优化结构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市场行情红火逼人,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免不了“大干快上”赚快钱的心理,于是处心积虑缩短苗木生长周期。
近年来,在城市绿化建设中,高大乔木品种渐受重视。除了进山乱挖滥采,在圃地培育或移栽前进行超强水肥使用、增加苗木生长量几乎是常见手法。在苗圃地里生长旺盛,外观上看“枝繁叶茂”,景观功效优异;刚移栽至工地时,也是绿树成荫的样子。但随着时间推移,渐渐枝枯叶黄,最终“前功尽弃”。
同样,为了促进花灌木、绿篱灌木生长,快速提高绿化苗木产量,采用某些违背自然植物一般生长法则的办法,如施用重肥水、冬天盖大棚等,也较常见。这些“催生苗”娇嫩、木质化程度低,上工程后,因为工地相对“艰苦”的生长条件,往往导致长势变差,极易发生病虫害。
现在,不少苗木生产者像在股市快进快出买卖股票一样,追求“短平快”。为提高土地利用率、资金周转率等,生产者都希望提高流通速度,越快越好。这必然导致同质化问题,知道哪种苗木容易出手时,就蜂拥而至。
这么做,当然也有其原因。租赁土地生产苗木,如果碰上市场行情低迷期,搬迁挖苗耗资往往可能高于苗木售价,尽快脱手不失为降低风险的一种手段;另外,行情看好,抓住“机遇”可以猛赚一把……种种迹象都无不表明,快速化也是绿化苗木业面临的最大挑战。
其实,从发展大势看,受益于快速城镇化,绿化苗木中长期价格看涨是大趋势、大概率事件,投资机会较大、风险相对较小,根本无需“大干快上”,也不必追求“短平快”。
正如“十二五”时期城镇化发展亟待转型提质一样,绿化苗木行业也需摒弃股市小散户的快钱情结,实现由简单增量到增量提质并重的发展转型。
来源: 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