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招标  苗木  广东  种子  银杏  山东  绿茵  北京  法桐  造林 

叫响造林绿化阜新方式

   日期:2014-12-31     浏览:90    评论:0    
核心提示曾经以自力更生的固有气节和与生俱来的倔强劲儿创造出经济转型“阜新方式”的阜新人,10年间,挥起如椽巨笔,绘出经济转型的精彩华章,演绎出结构调整的生动版本,为全国同类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借鉴。如今,进入“十二五”,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勤劳、智慧的阜新人又以超常的胆识和气魄,进一步深化、提升和放大“阜新方式”,叫响“创建转型示范市”,提升城市形象,把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自我加压两年后不再有荒山

  阜新吹响了200万亩荒山造林绿化的冲锋号,即从现在开始阜新市自我加压,利用两年时间集中精力把200万亩荒山造林绿化工程打造成绿化工程、脱贫工程和富民工程。这意味着,两年后的阜新将不再有荒山。目前,200万亩荒山造林绿化工程任务已分配到各县区,落实到具体地块。

  为完成200万亩荒山造林绿化工作任务,该市将积极探索“造、管、营”新模式,创新方式方法,积极引进深加工企业,助推“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按照林地权属,国有、集体、个人负责造林并举,尽可能做到集中连片,实现规模化。让阜新的山更绿,水更清,建设成环境友好型的和谐城市。

  近10年来,阜新以全国第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的名义,勇于探索,创造出破解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这道世界性难题的 “阜新方式”。如今在进入“十二五”开局的新时期,阜新又以创建转型示范市为动力,进一步深化和放大“阜新方式”。

  这种深化和放大 “阜新方式”之举,就是“全面推进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和体制机制转型,推动阜新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就是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城镇化带动、开放创新、生态立市、文化兴市”五个战略。毫无疑问,生态立市,林业要担当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先行一步。

  在过去的60多年里,阜新以近7亿吨煤炭为共和国经济建设的风火轮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因而也确立了自己在中国能源工业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但阜新毕竟无法摆脱资源型城市所具有的发展逻辑悖论,同样也陷入到采掘煤炭资源便破坏自然环境的恶性循环的怪圈之中。再加上毗邻科尔沁沙地南端、“沙进人退”的恶劣自然环境,肆虐的风沙侵袭,这种“黑”与“黄”的双重沉疴,压得阜新人喘不过气来。但长期以来,阜新人一刻也没有停歇同风沙的苦斗,护绿播绿的行动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上世纪50年代的章古台地区固沙造林被国内外誉为“沙漠奇迹”;60年代阜新封山育林、河滩造林、坡耕地造林的做法被称为“三沟经验”在全国推广。正是这种求实态度和自力更生、埋头苦干,致力于改善生态环境的精神,不断为阜新经济和社会发展增添越来越浓厚的绿色气质,逐渐拥有并享受到更多的蓝天绿水。

  优化环境 创建转型示范市的生态追求

  生态环境建设,是阜新全面推进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和体制机制转型,推动阜新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实现,创建转型示范市的基础和保证。

  由于自然原因和人为因素,阜新在环境治理上历史欠账太多。几届阜新市领导也看到生态环境治理的紧迫性及对阜新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下定决心、加大力度着手改善环境。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萎缩、枯竭,与此相关矿山植被受破坏,还有气候干旱导致的造林难,环境污染加剧、矸子山浓烟滚滚,脆弱的生态环境,根本无法承载经济转型所必须解决的生存与发展两大难题。

  一场发轫于2001年底的全国惟一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市的探索实践活动,给阜新带来的不仅仅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大变局,更是生态环境的一次大改善,是整个城市发展形态和百姓幸福指数的全面提升。仅以大气环境质量为例,2010年全年阜新地区大气环境质量二级以上良好天数达到337天,比2005年多了100天,创有监测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十一五”阜新市确定了 “两个消减”目标:即到2010年,化学需氧量比2005年消减15.9%,减少到3.53万吨;二氧化硫比2005年消减17.4%,减少到6.2万吨。到2010年底,所确定的这“两个消减”目标全部实现。

  在林业方面,为改善生态环境做出的贡献更为明显。阜新市委、市政府认为,林业是生态之基,绿色是生态之母。因此,搞好植树造林,搞好绿化,是林业的生存之源,是阜新走生态立市之路的基石。要通过造林绿化,使阜新山更绿、水更清、森林覆盖率更高,真正成为“绿色阜新”。 发展林业,这不是一时主观感觉的随意,而是一种客观必然的选择;不仅不是经济转型中的一种“跑偏行为”,而且是实现经济乃至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完成转型使命、为全国同类城市提供样板的历史承载。

仅转型10年间,阜新市累计完成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704.24万亩,到2010年末,全市有林地面积499万亩,活立木存积量已达到91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 “九五”末期的21.7%上升到现在的32.1%。特别是在辽宁、内蒙古边界构筑了一道长322公里的绿色生态屏障,完成高速公路两侧绿化2.9万亩。同时,在城市周边建设了一条长100公里、宽500米的环城防护林带。全年6级以上大风天数由转型前的62天减少到41天,沙尘天气由31天减少到11天。林业生态建设成为转型10年的特殊亮点。

  2010年底,阜新市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把“创建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贯穿这一主线,2011年年初,阜新市委、市政府在工作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城镇化带动、开放创新、生态立市、文化兴市”五个战略。

  在国家和省的大力支持下,从年初开始,以“生态立市”战略为基础的大规模造林绿化工作全面展开。从彰武县的沙化治理造林到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大规模坡地造林,全市上下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造林高潮,到处彰显阜新市实施“生态立市”的信心和决心。为了全面建设好省委、省政府“突破辽西北”生态体系工程,确保 “生态立市”战略起好步、开好局,阜新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强调部署造林工作,成立了由市委书记潘利国、市长齐继慧为组长的全市植树造林总指挥部,形成领导包片、部门包乡、林业部门负责技术指导、全市上下齐抓共管的造林态势。市委组织部、市纪检委、两办督查室等部门组成的春季造林督查组,对全市县区、乡镇的造林工作进行督查,保证造林绿化工作全面展开。同时,集中全市力量,整合了农业综合开发、水利工程建设及流域治理、畜牧围封种草等项目资金,确保坡地造林、大规模造林等工程顺利实施。春季造林完成营造林85.4万亩,占全年任务的76%,启动和完善绿化村屯148个。

  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同样进展迅速。阜矿集团继去年在矿区废弃地、地质公园、荒山等地的造林绿化,共完成11672亩造林面积后,今年集团矿山复垦造林绿化面积又达10750亩。阜新的矸子山已开始变成连片林海。

  大胆创新 探索“造、管、营”新模式

  “以保护生态的最高名义”,这是阜新市的选择,更是一种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阜新式的抉择”。

  今年5月2日,省领导来阜新调研时强调指出,阜新要全面启动200万亩荒山荒坡绿化工程和经济林种植工程,使之成为绿化工程、脱贫工程和富民工程,进一步改善阜新生态环境,造福人民。

  为落实省委、省政府领导指示精神,5月5日,阜新市专门组织召开200万亩荒山启动造林绿化专题会议。会上,市林业局就200万亩造林绿化工程的规划编制、地块落实、苗木准备、造林模式及造林机制等工作情况作了认真具体部署。阜新市要求各县区和相关部门要紧紧抓住省政府重视和大力支持这一机遇,将荒山造林绿化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纳入重要日程,圆满完成省里下达的任务。

  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地区、环境、气候不同,打法也不一样。 记者从阜新市林业局了解到,为顺利完成阜新市200万亩荒山造林绿化工作任务,确保阜新“生态立市”战略的顺利实施,全面完成国家和省级生态建设工程,同时为沈阳经济区筑起一道生态功能完备的绿色生态屏障,阜新市根据市情和林情,创新营造林机制,积极探索出了“造、管、营”的新模式。

  一是整流域推进。改变传统的林场、村集体、承包大户或矿林场各自为点小规模造林的方式,打破行政和林地权属界限,统一规划、统一造林、统一管护,山水林田路村综合治理,全面绿化,打造千亩、万亩规模化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工程示范区,推进造林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二是机械化整地。对荒山整地全部采取链轨工钩机整地,实现林业荒山整地机械化。实践证明,机械整地坑大、保水、成本低、造林成活率达到90%以上。

三是工程化管理。对于重点工程,全面推行造林招投标制,将育苗、栽植、管护等环节“打捆”发包。将造林资质管理和质量监理等内容列入到林业部门的工作职能,成立造林资质评审委员会,出台管理新办法,成立符合规定的造林质量监理公司等形式,强化造林管理。

  四是注重林业效益。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林,在造林苗木的选用上,严格把关,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推广优质品种。坚决做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增加农民收入相结合,经济林基地建设与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相结合。

  五是强化科技支撑。大力推广使用覆地膜、容器苗上山、机械大坑整地等抗旱造林措施。以省固沙待查所和干旱造林研究所等省内林业重点院所为支撑,加大良种选育、试验示范、丰产栽培科技研发力度,提升造林水平和质量。

  六是造管一体化。与承包方签订造林承包合同,验收标准与资金兑现相结合,要求承包方不仅承担起苗、运输、栽植的责任,还要担负起管护责任。

  七是完善考核机制。各有林单位“一把手”负总责,做到任务、资金、施工、管护、责任、奖惩“六落实”。出台工程造林奖励政策,做到奖惩机制健全,责任主体明确。严格执行《阜新市林业建设考核评比办法》,对县区林业建设实行“一票否决”。每年在媒体发布考评结果,接受社会监督。

  新机制必然孕育出新效率,新方法必然产生大效益。仅今年春季造林期间,阜新市便克服了低温、干旱等不利因素,超额完成了春季造林任务,共完成千亩以上规模地块61处,5000亩以上地块17处,其中经济林7处;万亩以上地块4处,其中超坡地造林2处,荒山造林2处,总面积达60.5万亩,超出春季人工造林任务5万多亩,占春季造林任务的109.3%。

  深化林改提升生态和经济效益

  到“十二五”末,阜新森林面积要稳定在610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40%以上,林木绿化率达45%以上,活立木蓄积达到1111万立方米以上的生态指标。完成上述目标,只能靠全市上下的努力探索和扎实工作来实现。成败的关键归结到一点,就是人,调动广大干部和农民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

  经验和教训证明,年年栽树不见树,深层次原因是林权问题、管护问题,以及能否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科学植树。如今,他们提出的造林原则是: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统筹兼顾;坚持科学治理,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坚持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相统一;坚持多种造林方式并用;坚持造管并重;坚持造林绿化与发展种苗及干鲜果产业基地相结合。总之,不栽无主树,不造无主林,要造一片,活一片,成林一片。

  集体林权改革被誉为 “新时期的土地承包制”,农民不但拥有了自己的 “第二块责任田”,深化林改还让农民在自己的这块“责任田”上收获了希望和幸福。早在2006年底,阜新林改便开始全面铺开。通过林改将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户,使造林、管林、护林、育林与林农的切身利益直接挂钩,把“我们的”变成了“我的”。林改释放出了巨大能量,广大农民造林育林护林的内在动力全面激发,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林业生产力,有力地推动了生态建设和保护,大幅增加了农民的财产和收入,有效化解了农村长期存在的诸多矛盾,呈现出“民富林兴、生态好转、农村和谐”的可喜局面。

仅从2006年至2009年的4年间,阜新市270.94万亩集体林地便全部确权到户,25.38万户农民成为这些林地的“婆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成功推进同时催生了该市林产业大发展,造林生态建设、林产品深加工、森林旅游等已形成气候,2010年全市林业总产值实现34.8亿元,林业的发展不仅改善生态环境,也正在成为该市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主渠道。

  阜新林业实现大发展、百姓投入的高度热情,使其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也成就了阜新在深化经济转型中令人瞩目的一大朝阳产业——林产品产业集群的诞生。

  坐落在彰武县的中国北方家具研发制造基地自2008年6月大规模启动以来,截至目前已签约企业107家,开工建设62家,基地已实现产值5.03亿元,实现税收2000万元,据预计到今年底将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 “十二五”期间,基地将引进企业达到500户,实现产值300亿元,实现税收10亿元。

  一位林业专家说:“只有生态建设好了,林木才值钱,林业才能实现大发展;只有林业形成产业化,才是真正的大林业。阜新实施林产品加工产业带动战略,这是一次资本与资源的双向选择,是一次生态与产业联动的重大实践。 ”

  进入“十二五”,阜新林业已经迈开大步,要在深入实施“生态立市”战略、推进创建转型示范市重大使命中再立新功,倾力打造阜新生态之城、宜居之城、幸福之城。

  相信这一天不会太远,因为阜新已经起航!

  [新闻补白]BUBAI

  转型迈入纵深,造林绿化的行动也永不停步。从2011年开始,阜新重新定位了自己的生态环境建设坐标:利用2年时间,向最后200万亩荒山要绿色,夯实创建转型示范市基础,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做榜样。防风固沙工作依然要继续推进,每一座荒山要尽快染绿,被破坏的矿山生态环境要抓紧治理……阜新生态环境建设的任务更为艰巨,从一定意义上讲,探索阜新生态建设方略的实现路径,具有更普遍意义。阜新的经济转型是开拓性的,生态环境建设方略的确定也必须是指导性的。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济南森林苗木种植销售中心
济宁市金彪园林种植基地
育美花卉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五常市显和绿化苗木繁育基地
注册>最新加入
最新展会
网站首页  |  在线发布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会员注册  |  广告列表  |  汇款方式  |  投稿中心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