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眼下,牡丹花虽早已凋谢,但在新安县却涌动着为牡丹花兴起的热潮。原来,该县正组织人员,忙碌着发展以牡丹为主的花木产业。
花木产业不仅是该县产业调整的又一重要举措,也成为该县“由黑色至白色,由白色到绿色,又由绿色到彩色”的不断转变的重要标志。
由黑色到白色
新安境内有煤、铁、铝土、石英岩等20余种矿产资源,煤炭储量18亿吨、铝土储量1.5亿吨。但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该县还没有一家像样的企业,县域经济还是单纯依靠煤炭等资源的消耗,通过“黑、大、笨、粗”的模式进行发展。为把新安工业做大做强,真正让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该县依靠贷款和群众集资建成了5万千瓦的小型电厂,迈出了资源利用的第一步。之后,以电厂为“龙头”,按照“规模化、链条式”的发展之路,充分利用县域矿产资源优势,先后建成了金属钠、炭素、电解铝、高精度铝板带、高精度铝箔等骨干企业。该县又通过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民营企业,使3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落户新安。由此,该县的工业形成了煤电铝产业链为主导,以冶金、能源、化工、建材、机械制造五大系列为主体。以煤电铝产业链为标志,新安的产业实现了由“黑”向“白”的转变。2001年,该县一举甩掉“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跻身河南省经济强县行列。
从白色到绿色
实现了“白色”的转变,新安并没有满足,为了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该县按照新型工业要求,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关停、淘汰落后企业,重拳出击进行环境整治,通过提升和调整产业结构,变过去的资源消耗重、污染型工业为资源保护型工业,并把产业集聚区作为主要载体,拉长产业链,培育产业群,打造“绿色工业”。
同时,该县又打破单一依靠工业的格局,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以“汉唐遗韵、黛眉奇观”为主题,以创建中国“旅游强县”为目标,强力推动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发展。
在此基础上,该工业理念经营农业,用三产服务业带动农民致富,使该县形成了“南椒、北药、川区菜、东区樱桃、丘陵烤烟”五大种植格局。由此,新安的产业实现了由“白”向“绿”的转变。
由绿色向彩色
面对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新形势,在十二五的规划上,新安把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加快城乡居民增收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路径。
结合旅游开发和农业产业调整,该县依托“洛阳牡丹甲天下”的品牌优势,认真考察鄢陵、菏泽、开封等地牡丹及花卉苗木产业,按照观赏牡丹和商品牡丹、规模与效益并重的原则,将牡丹为主的花木产业纳入县委、县政府目标考核,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奖励政策。
按照规划,该县在临近市区的磁涧镇、五头镇重点发展优质催花用苗、切花用苗、发展用苗、盆养用苗;在沿310国道新安段两侧水利条件相对较好的区域,重点发展种籽用牡丹、食用牡丹生产基地;在沙土层深厚的区域,重点发展药用牡丹生产基地。同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优化品种结构,大力发展优质催花、出口、切花、花展、盆养、药用、食品、绿化用苗的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基地。今年,该县要完成4000亩牡丹产业基地建设任务;3至5年时间,该县要初步形成年产牡丹、芍药催花种苗6万株;年产牡丹、芍药切花100万支能力的花木产业化规模。
据介绍,该县将把以牡丹为主的花木种植作为打破县域工业独大、农业不优、三产不强局面的主要突破口,最终实现由“绿色”向“彩色”的新转变。 (郭建立)
来源:洛阳网-县区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