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平湖秋月畔的浙博西湖美术馆,已经悄然闭馆修整达半年多。有心的观众发现,这几天,它低调地重新开放了。
重新开馆之际,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施慧,将自己在西湖美术馆展示达13年之久的大型手工编织壁挂作品《觐(jìn)柱》,正式捐献给西湖美术馆永久收藏。
“我觉得它们之间还可以略微分开一些,对对,略微疏朗看起来更好。”前天下午,大雨之中,施慧跑到西湖美术馆,再次亲自调试《觐柱》的展示效果。
只要是去过西湖美术馆的观众,就一定会记得《觐柱》。它就是在步入西湖美术馆时,正面迎来的那一排看起来有点像图腾柱的编织壁挂,约3*3米大,由四块组成。
从1999年西湖美术馆落成起,《觐柱》便入驻馆里“安家”,已整整13年零两个月。不过,它此前的身份一直是展示作品,而这一次,施慧将它重新清洗,并正式将它捐赠给美术馆收藏。
《觐柱》是施慧非常珍爱的一件作品。1991年~1992年,刚刚结束了在中国美术学院万曼壁挂研究所与纤维艺术实验室学习的施慧,用了半年时间,与两位工人一起亲手完成了这件作品。
“它看起来有点像图腾柱,也有少数民族的气息。”施慧说。平时纤维编织作品,更多的使用毛、麻等材料,所以,中国“棕”这种特殊的自然材料,为作品带来了一种特别的效果。尽管它也让施慧的手吃了不少苦。“非常粗糙,都是一点一点亲手编的,手被磨得非常粗糙。”
作为中国纤维艺术的领军艺术家,施慧捐赠这件作品还有另外一番含义。
“当时浙江省博物馆成立70周年,西湖美术馆又刚刚落成,希望引进一些艺术家的作品。我特意跑到馆里考察场地,发现西湖美术馆南面是一大块透明的玻璃幕墙。”施慧说,过去的建筑都喜欢用石雕,而现代建筑越来越刚硬,玻璃幕墙这些材料都是冰冷的,给人的感受并不好。
“我们在万曼研究所学习后,一方面作创作,一方面希望将纤维艺术带到现代的建筑空间和公共环境中,为空间带来温暖。而且,现代空间越来越自由,有时候这里有转弯、有时候这里有阶梯,软雕塑特别适合随着空间来变化形态。”
目前,重新开放的西湖美术馆里首个正在进行的展览为《美国当代写实油画展》,是美国当代写实画派在中国的首展。
这个展览,精选了美国当代最优秀的51位写实主义艺术家的代表作品,100多件作品,题材包括人物肖像、静物和风景。展览至7月21日结束。
该展览结束后,西湖美术馆还将推出齐白石、潘天寿、黄宾虹等近现代12大家作品联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