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北方一些城市的银杏频现病态,降低了银杏的景观质量,也让很多人颇感“伤不起”。前不久,在北京某园林论坛上,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所总工丛日晨指出,该所2007年至2010年对北京市银杏夏季焦叶原因与缓解措施的研究结果表明,不良的栽植环境、大面积的硬质铺装以及极端气候条件是导致银杏焦叶的主要“元凶”。由此,丛日晨提出,银杏作为行道树应用的做法值得商榷。
银杏“性格”比较娇气,喜欢干净的环境,要求土壤疏松、透气透水性好,但这些要素在城市中很难实现。据丛日晨介绍,科研人员在对北京部分道路、公园、居住区银杏焦叶发生程度进行调查时发现,街道银杏的营养面积一般在1.5米×1.5米范围内,或1米至6米宽的条状绿带内。由于树木营养面积小,造成水、肥缺乏。树池四周柏油、水泥硬质铺装多,导致土壤密实,透气性严重下降,对银杏的硬性肉质根系造成巨大伤害。与此同时,柏油、水泥的热辐射也使植物生长的小环境温度更高,而街道车流产生的大量尾气及烟尘、北方城市冬天洒施的除雪剂,以及地下水的超强度开采也对银杏构成严重威胁。“不良的立地环境是造成夏季银杏焦叶的主要原因,然而行道树周边过度铺装、辐射热等问题都是无法解决的。我们能做的就是扩大营养面积,优化土壤环境。”丛日晨总结道。
对于银杏焦叶,北京市海淀区绿化三队队长柏超建议:预防为主,才能事半功倍,标本兼治。他指出,银杏的肉质根系具有一定蓄水和抗旱能力,根系分布比较集中,主要集中分布在距地面0.8米以上的土层内,银杏根系向侧方伸展的宽度一般是枝展的1.9倍至2.5倍,细根分布范围基本上与树冠投影的外沿相一致。所以,一般栽植胸径10厘米至20厘米的银杏,至少应保证0.8米深土壤良好,3米至5米宽的土壤环境良好。
“在调查银杏焦叶原因时,我们发现,分车带银杏根部由新老路面的无机料垫层包裹,而产生“花盆”环境;过度浇水,造成土壤积水等种植环节存在的问题,也成为银杏后期健康生长的‘拦路虎’。”由此,柏超提出从业人员应正确理解“三分种,七分养”内涵。他说,“三七分”容易让人误解为绿化施工是次要的,养护是主要的。从而造成了绿化施工忽略质量,尤其是地下隐蔽施工,给后期养护留下先天不良的隐患和困难。“三七分的本意是人们形容绿化施工和养护工作的关系,泛指施工是短期艰巨的,养护才是长期繁琐的,不能重工程而轻养护,粗放型养护会使栽植施工前功尽弃。二者同等重要,环环相扣。”
柏超建议,栽植银杏时,在树穴深度和直径上都应加大尺寸,预埋透气管,适当施肥改良土壤。预埋滴灌设施,或至少要留输盘存水空间,以便浇透水和存水。在养护方面,改良“花盆”环境,通过在越冬树池铺设塑料布,分车带设挡盐板进行防盐;清理树下积土和开堰,春夏及时补水,雨季及时排涝;春秋追施有机肥,增加养分和改良土壤;树池打孔和中耕,施草炭土、陶粒和有机肥以增加透气性;加强适当疏枝、防病虫害等综合措施也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