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香樟多遭樟细蛾幼虫取食叶片叶肉,苗圃地尤为严重。该虫对香樟等寄主植物的危害变得越来越大,要引起一定的重视,并视具体情况,积极开展防治工作。
发生规律
樟细蛾,属鳞翅目,细蛾科,在江苏地区,一年发生3代至4代。会以蛹在被害植物的落叶内过冬。其危害以夏、秋季为严重,而这之中又以8月为一年中最严重。常可见到该虫幼虫孵化后,从卵底直接钻入叶片中,潜食叶肉,致使叶背被害部位仅剩下表皮。而叶背面的表皮会鼓起并皱缩,呈现出泡囊状。泡囊约有黄豆粒大小,而幼虫则潜伏在其中。
一般3月至4月就开始有香樟叶片被樟细蛾幼虫蛀入了。蛀入后,叶片上会出现明显的弯弯曲曲,细长的,灰白色的,线状潜痕,形似“隧道”。后期,还会留下直径约10毫米左右的圆形或椭圆形的透明薄膜。接下来,透明薄膜虫斑还会变成褐色,并腐烂、脱落,造成叶面空洞或者叶片枯黄,进而影响香樟等樟科树种的光合作用。此外,病菌也可能会乘机从叶片伤口处侵入,从而导致病害发生,最终使得树木落叶。
第二代以后,樟细蛾会出现世代重叠现象,常可同时见到各种虫态。樟细蛾成虫很小,且多喜产卵于枝叶茂盛的大树上。卵很小,需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得见。幼虫有一定趋光性,故多会选择树冠外围的叶片侵害,并在卷叶内作茧化蛹。
防治方法
加强植物检疫。因樟细蛾会随着苗木传播,调运苗木的有关单位(个人)应主动申请检疫,在取得植物检疫证书后,再调运苗木。严禁将带有病、虫、草害的苗木调进和调出,以防止樟细蛾等病虫害的传播与蔓延。同时还要注意保护利用好瓢虫、食虫螨等天敌。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应尽量避免在天敌繁殖高峰期喷施农药,并积极保护好天敌的越冬场所,为天敌的生长和繁育,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另外,在有条件的地区,也可引进和释放樟细蛾天敌。
2.结合秋、冬季修枝整形,及时剪除虫枝,摘除虫叶,以控制其蔓延危害和减少虫口。在人工剪除虫枝,摘除虫叶时,应做到彻底和仔细,不要有所遗留,否则就会达不到防治的预期效果。修剪下来的枝条,摘除的虫叶,要确保及时集中的进行焚烧。平时也要加强养护管理,并注意保持苗木的通风透光。冬季在枝干上涮石灰水,并认真做好冬季清园工作,及时清除出林、圃的杂草、枯枝、落叶病枝、落果以及修剪的树枝,以求消灭藏身在枯枝、落叶、杂草与地表的虫源。同时也不要忘记,早春的科学修剪,以求加强养护和提高、增强花木间的通风和透光度。
3.药剂防治。在施药防治时,一定要充分利用好樟细蛾自身的生长发育规律,来寻求最适宜的防治时间。一般在樟细蛾幼虫于叶片表皮下取食时,是比较难防治的。所以施药效果较好的时期是选在樟细蛾成虫的盛发期,同时消灭樟细蛾的成虫和卵。此时,可以喷施48%毒死蜱1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2000倍,或4.5%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或2.5%高效氟氯氰菊酯1500倍,或25%灭幼脲悬乳剂2000倍液,或20%虫酰肼悬浮剂1500倍至2000倍液,或21%增效氰·马乳油6000倍至8000倍液,或3.2%甲氨阿维·氯微乳剂2000倍液,或45%丙溴锌硫磷1000倍液至1500倍液,或10%联苯菊酯乳油3000倍液至3500倍液等药剂。
另外,如若樟细蛾幼虫期发生严重时,也可以选用渗透性高的农药进行喷施,如5%吡虫啉乳油3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2500倍液,或25%两维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至1000倍液,或25%杀虫双水剂600倍液至800倍液,或90%敌百虫晶体800倍液,或40%水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等药剂。一般每隔7天至10天喷施1次,连续喷3次至4次,效果较好。同时,需要注意药剂的轮换使用。
在防治樟细蛾成虫时,一般可选择在傍晚进行。而防治幼虫时,则宜选在晴天午后用药。因樟细蛾后期发生的代数会较为混杂,治虫效果不容易彻底。故对其第一、二代进行防治时,效果会较好。
4.注射法。对于低矮苗木,我们可以用喷雾方式来防治。但对高大树体上的樟细蛾进行防治,还可使用注射法来进行。一般可以用40%氧化乐果乳油,或50%久效磷乳油打孔注入受害株的基部。通常,每株用药0.5毫升至3毫升。其具体用药量,要根据树种、树势、气候等因素进行调整。药剂在注入以后,要用湿泥或胶带封住注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