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育苗
(1)种子处理:紫穗槐种子荚皮厚,又含油质,不易吸水发芽,播前需种子处理。可用60~70℃温水浸种或用碾压刻伤种皮方法进行处理。
(2)播种方法:一般多采用穴播,挖直径15~20厘米、深10厘米的小穴,整平穴底,灌足底水,待水下渗后,每穴播种10粒左右,播深1.5~2.0厘米。如用沟播,即在整好地后,开10厘米深、15厘米宽的沟,灌足底水,将种子撒下,用种11.25~15.00千克/公顷。出苗后,注意除草,当苗高5~10厘米时,去掉弱苗。旱地可采用抢墒播种或雨前干播,等雨出苗。
2. 移栽
移栽的密度,因利用目的不同而有变化。作绿肥或水土保持用,行距1米,株距0.5~1.0米,9900~19500墩/公顷(每墩栽3~4株,下同);采种用的要稀植,行距1.5~2.2米,株距1米,4350~6600墩/公顷;防风固沙用,应与乔木结合,在乔木间每隔0.5~1.0米种1墩,如风沙严重,也可采用多行密集式栽植,以提高防沙效果。移栽时间多在春、夏、秋进行,春季在解冻初期,秋季在落叶后至封冻前,雨季多在连阴季节(北方多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紫穗槐苗挖出后剪去茎上部,留下10~20厘米。苗木在移栽前须保持湿润,随栽随取,以提高成活率。
栽植时,将苗木直立于栽植坑或沟中,先培上一层土,再将苗木向上提一下,以免窝根,然后再随培土随踩实,使苗根与土壤密切结合,最后覆一层浮土,以减少水分蒸发。埋苗深度应根据环境条件而定,在一般地栽培,苗茎露于地面,沙地应将苗茎埋入土中4~5厘米,低湿地或雨季栽植时,苗茎可全部露出地面。坑植一般按三角形或方形挖穴(长、宽、深各30厘米),栽3~4株/穴。
沟坡地移栽,以小坑种植成活率高,又较省工。其坑宽10~12厘米,长、深各20厘米,在红壤及黏重的丘陵坡地栽植,可打穴孔移栽,比挖坑栽植可提高成活率44%,同时还可提高工效1倍以上。
3. 栽植后的管理
紫穗槐移栽或直播后,应进行保护,防止人畜损坏,并要适当管理,以加速生长,使其尽快收到效益。紫穗槐的管理因栽植目的不同而异。除护坡防风固沙利用外,一般应进行中耕灭草,以加速紫穗槐生长。作为绿肥及护坡用,第1年一般不进行平茬以促其生长,2年后再进行平茬,3~4年再实行一肥一条的利用;留种用紫穗槐,当年一般不平茬,到第2年再平,以促其多萌发新条,第3年则可留条,以备翌年结籽。如连续结籽数年,枝干粗大采摘种子困难时,须进行更新。即砍掉结籽母株,让其生长新条,再行留条收籽。
4. 留种
(1)留种地选择:紫穗槐喜光耐湿,采种应选择阳光充足、土壤肥沃、生长良好的紫穗槐纯林地。
(2)选留采种条:经过2~3次平茬后,于秋末割条时,去掉弱条,每墩留下4~5个健壮茎条,作为采种母株。
(3)采种及贮存:紫穗槐种子成熟期因气候不同而异。在华北地区一般9月中下旬成熟,南方早些,东北、西北晚些。当荚果由黄变褐时为采种适期。一般紫穗槐可采种750~1100千克/公顷。采收的种子须晾晒5~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