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蓓,棕榈科棕榈属棕(榈)树的花苞,即棕树含苞未放的蓓蕾(花蕾)。富含钙质、多种维他命、氨基酸、蛋白质、纤维质,是一种丰美、微涩、甘甜的菜果,营养丰富,亦有消炎清火及降血压的药用功效,同时,食用棕蓓亦可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促进食欲。
棕蓓经煮熟后气味芳香,虽有淡淡的苦涩,但肉质鲜嫩,口感不失甘美,作为一种常用菜果,被赣、闽、粤等地的客家人广泛种植和食用。在客家地区,它亦是一种上等菜,待客及过年时自食均善。作为一种代表现代健康饮食方向的菜果,由于种植期长(至少8年以上才开始结棕蓓)、产量小(一棵棕蓓树每年于农历前后结8—16个花蕾)而需求量大,其市场价近年来节节攀升,09年农历年前棕树产蓓时甚至达到15—16元/市斤、堪比猪肉的高价。
棕蓓,热带及亚热带树种棕树的蓓蕾,开在棕叶根部和树干的连接处,一片棕叶里面只有一个花蕾。棕蓓是花蕾的花苞期,由蓓衣包裹着棕蓓蛋(因蓓衣内果实似鱼蛋即鱼卵,故客家人称棕蓓里面的果实为棕蓓蛋),棕蓓蛋呈淡黄色。棕蓓果实(棕蓓蛋)及嫩茎部分可食,性甘甜、微涩。花苞期过后,由棕蓓向棕蓓花过渡,棕蓓蛋由包裹着的蓓衣里伸展出来,膨大,成粒状,色由淡黄转而金黄,味转而苦涩,不可食。棕蓓的花期过后,发育成棕蓓籽期,产色亦成青色,并经膨大、饱满后成碧绿色,成熟后则转为红——黄——直至黑褐色,形干瘪。
棕树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但通常意义上的结可食棕蓓的棕树一般分布于亚热带,分扇棕、屏棕、唐棕等几种,其中扇棕结的棕蓓体态宽肥丰满,味道更鲜美,而屏棕等结的棕蓓体态浑圆瘦长,味稍次。总的来说,这几种棕树的树干、叶、蓓蕾通常比热带的大棕树要小,而大棕树结的棕蓓微毒。
棕树雌雄异株,属常绿小乔木。有扇棕、拼棕、唐棕等。雌株棕蓓多,雄株少,但现实生产中,很少遇到雄株棕树,其独立一棵棕树的棕蓓果实成熟后依然播种繁殖。花单性,肉质圆锥花序生于叶丛中,有明显的大形花苞,花淡黄色而细小,初出苞的花穗花小多数密集如鱼子,古称“棕笋”(又名木鱼)。花萼和花冠均三裂,雄蕊6枚,子房三室,心皮基部合生。核果球状或呈肾形、成熟时由绿色变为黑褐色或灰褐色,微被蜡和白粉,甚坚硬。花期4~5月,10~11月果熟。苦涩,平。
棕树树干圆柱形,耸直不分枝,周围包以棕皮,树冠伞形。叶形如蒲扇,簇生于茎端,向四周开展,有狭长皱褶,至中部掌裂,叶柄长。花单性,雌雄异株,肉穗花序,花淡黄色,有明显的花苞。核果球形,初为青色,熟时呈黑褐色,微被白粉,花朝4月,果熟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