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原
在花芽鳞片上越冬,雌蕊及幼果果尖的黑斑病带菌率在开花后是逐渐增加的。花瓣萎蔫带菌率明显增长。病原侵入期是从开花期开始,花瓣萎蔫期至盛花后40天左右形成侵染高峰。果实症状最早在7月中旬开始出现,大部分病果出现在7月下旬以后。一般在雨后4—15天左右发病重。密植树发病轻,非密植树发病重。成龄树发病重,树体仁部病果较多 。
传播途径
病菌没有固定越冬场所,主要通过气流和风雨传播,从伤口及衰弱组织侵染危害,果实缺钙是诱发黑斑病的主要因素,土壤瘠薄,偏施氮肥,果园郁闭,通风透光不良等,均可加重该病发生。
防治方法
增施腐熟彻底的农家肥、绿肥等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适量施用钙肥;合理修剪,使果园通风透光,降低果园中的湿度;干旱季节及时浇水,雨季注意排水,雨前必须喷一次药,用靓果安的300倍+沃丰素600倍+有机硅喷雾,保证树体水分平衡供应,防止果实开裂,使用靓果安300-500倍+沃丰素600倍+有机硅进行定期喷雾,基本每次间隔10-15天。
;生长期适当施钙肥,提高果实含钙量。